【微觀點】宜宣敬老美德 動員民間力量

  香港長者日的設立,原意是宣揚長者對社會的貢獻,並提倡積極晚年及老有所為訊息。隨着香港人口持續高齡化,安老問題已成為社會面對的重大挑戰,不少獨居長者或雙老長者乏人照顧,更屬貧窮人口。特區政府雖出台不少政策加強有關服務,如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資助綜援長者入住廣東安老院,並以荃灣和南區作試點,由關愛隊主動接觸長者及照顧者以提供支援。不過,長者人口基數愈來愈大,且有不少隱蔽長者不懂主動尋求支援,政府有需要加強各類服務,更應廣泛宣傳尊老敬老美德,利用民間力量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特區政府統計處估算,至2046年時65歲及以上人口將達到274萬,佔整體人口36%。聯合國有關人口分析更預測香港到2050年時有40.6%人口為65歲或以上,成為全球人口老化程度最高城市。人口高齡化將衍生愈來愈多問題,特區政府2020年發表的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顯示貧窮長者有583,600人,佔整體長者45.0%,未來貧窮長者數目勢將隨着人口老化而大幅增加。

  關愛隊支援應盡快擴至各區

  特區政府雖有綜援、長者生活津貼等援助措施,但坊間仍有不少長者拾荒,公屋長者戶亦常出現堆滿廢物的垃圾屋,反映不少長者生活困苦,更缺乏安全感,身心極需照顧。政府提出增加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兩成至6,000張,讓更多體弱長者無須輪候可入住自選安老院,另優化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讓更多長者可入住廣東省的安老院舍。

  不過,長者人數飆升,安老服務難涵蓋所有有需要的長者,政府在荃灣及南區試行的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支援長者及照顧者計劃,主動接觸和識別有需要長者和照顧者,應盡快在全港各區推廣。

  此外,政府應加強敬老的宣傳教育,進一步增進鄰里間的關懷和互助,以助識別有需要的長者,並及早轉介有關部門以提供支援。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