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內地強力振經濟 港上月PMI升至年半高 營商環境好轉 企業新接訂單回升
受到內地9月下旬推出連串提振經濟的「政策組合拳」鼓舞,香港及內地的領先指標—採購經理指數(PMI)都顯示營商情況進一步改善。標普全球昨公布,10月份香港PMI經季節調整後錄得52.2,高於9月的50,是一年半以來最高,反映營商環境於今年第四季初好轉,突破呆滯不前的局面。內地的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亦錄得52.0,高於9月1.7個百分點,為近3個月高點,顯示內地服務業景氣度回升。(內地「服務業PMI」見另稿) ●香港文匯報記者 莊程敏
標普全球報告指出,10月份香港PMI顯示本港私營經濟自5月以來首次好轉。報告提到,受訪業者普遍列舉中國內地推出刺激政策,以及旅遊轉旺等原因。來自內地與海外的業務亦繼第三季末萎縮後回復增長。受惠於中國內地與海外業務趨升,企業新接的訂單量回復增長,繼而擴充營運,並增加採購量,也儲備更多庫存。
景氣改善 業務營運再度活躍
行業數據顯示,10月以服務業的訂單增幅最為突出。由於新接訂單增多,企業於10月擴充了經營活動,並因應訂單升幅與增產幅度,而提高採購量,其升幅更是去年初以來最顯著。由於投入品大幅去化,因此企業積極儲備庫存。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副總監潘婧怡昨表示,許多業者提到中國內地推出刺激政策,為新訂單增長,包括來自內地的業務,帶來了鼓舞作用。隨着企業積極採購,並且儲備庫存,反映業務營運開始再度活躍,因此景氣改善,為香港特區播下增長的苗頭。
港企:聖誕訂單與去年相若
不過,她亦指出,即使悲觀程度已淡化至接近一年最低,但營商情緒卻還未轉佳,而隨着成本通脹升溫,企業卻持續加以消化,因此也必須注視利潤壓力會否加重。
本港企業對前景亦有保留。眼鏡品牌BIG HORN創辦人及設計總監程永成昨對香港文匯報指出,今年聖誕的訂單與去年相若,也是趨淡靜,較疫情前少約30%,主要是美國客傾向保守,因美國大選都帶來不明朗因素。他坦言:「目前香港的零售也不濟,很多商舖結業,其實美國情況也類同,商店街10間舖有6間都是空的。」
他表示對未來訂單前景僅審慎樂觀,「目前仍難言內地的內需會否好轉,同時亦需留意美國大選後公布的政策如何。」
製造及批發零售業成本急升
事實上,10月份香港PMI亦顯示港企繼續面對供應商表現倒退而造成的成本上升挑戰,並已持續3個月。受訪業者透露,供應商因貨源短缺、船期延誤,所以拖長了交付期。供應商表現倒退,造成運輸成本上漲,即使升幅有限,但加上採購價格飆升,以及工資增長,這些因素都推動整體投入成本持續向上,有關升幅更攀至3月以來最高,且略高於長期平均值。10月以製造業和批發及零售業的投入成本升幅最為急劇。
調查還指出,雖然成本上升,但港企寧願縮減售價升幅。調查資料顯示,多家公司沒有將成本負擔全部轉嫁客戶,反而選擇承受成本升幅,更有個別業者為提高銷售額而折價出售。有關情況源於企業在10月繼續看淡未來12個月的業務,即使業者對經濟前景的憂慮已經淡化,整體悲觀度因而減至接近一年最低,反映企業的整體信心仍未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