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漫談】教育視角中的新質生產力


  介紹:本欄由教大校長李子建領銜,教大資深教授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熱點議題、教育趨勢研究,以及教育政策解讀的觀察與思考。

  筆者是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參與了3月份的全國兩會,最近亦學習了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其中一個重要概念是「新質生產力」。有見不少相關討論集中於科技創新、產學研結合和科技人才培養,本文嘗試從教育的視角,初步探討「新質生產力」與教育可能存在的關聯。

  2023年12月,習近平主席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根據央視新聞的綜合分析及比較,「新」包括新技術、新模式、新產業、新業態、新領域、新賽道、新動能、新優勢;「質」則包括物質、本質、質量和品質;至於生產力,二十大強調「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三中全會則創造性地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基於這些因素和脈絡,筆者初步建議一個簡化的概念圖:

  第一,科技有賴大學和科技機構不斷以研究與發展互動方式創新,發展新的生產模式、產品和領域等。政府也可積極透過產學研的系統結合研究、產業和知識轉移,因地制宜發展新的優勢。研究方面,我個人認為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同樣重要且相輔相成,而且多學科的研究有助於新模式和新領域的拓展。

  第二,人才方面,未來發展需要T型或π型人才,意即一專多能(寬度的知識和技能)或者是多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同時期望他們是具備「軟技能、硬價值」的人才,意即是才德兼備,既有過硬的學識和工夫,同時具有愛國的情懷和為國家作貢獻的意願。

  第三,教育方面,如果我們回歸教育的本質,其中一個目標是「德、智、體、勞、美」或「德、智、體、美、勞」以達至全人發展的理想。另一方面,教育亦宜在科技教育、中華文化教育,以及其他正向價值觀(例如愛國主義教育、國家安全教育等等)不同方面取得平衡,以培養學習者的全面發展和終生學習的能力。

  除了上述元素外,我們也要考慮「如何」和「為什麼」要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問題。首先,在新的教育模式上,我們可以考慮新興科技、人工智能在教育上的應用多作探索,而學與教的方式可以邁向多元化、生活化、個別化和跨學科。

  不過,我們需要不斷研究和評估這些方式的成效和改良空間,以達至高的品質。

  至於最重要的是回應「為什麼」的問題。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探索,是一個在繼承中發展、在守正中創新的歷史過程。」意即要了解習主席和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要了解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國家最新發展,並且要不斷學習、反思、實踐、改進和創新,目標是改善人民的生活,促進國家的生產和經濟,提升個人和集體的幸福感,最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

  ●李子建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區域教育發展與終身學習教席

  註:文章版權為作者擁有,參考文獻從略。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教育大學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