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深兩地一城
陳文鴻 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
香港的出路應該是與深圳融合成一城,發展為三千萬人口的國際大都會,實現資源整合,協同效益。一城仍可兩制互動,深圳面向內地,香港面向海外。在一城內兩制資源分享,依賴跨境的產業鏈、價值鏈,不惡性競爭,卻形成更大的規模與範疇效益,且有更大的多元化,從多元衝擊中發揮更大的創意創新。
二地合成一城,不需遷就,由市場推動協調。內地一制仍從內地條件演化。香港一制不要內地化,也不歐美化,而是做好中西交流,多元的國際化。香港集中於國際金融、航空貿易、國際服務業,既服務深圳與內地,也把國際連上深圳。兩制保持界限,以堅持不同來發揮差異的優勢。以深圳產業的博大來與香港的精小互相補足。國際上少有這樣的組合,著名的丹麥哥本哈根與瑞典馬爾默的雙城體系,與深圳相差大,無可比較。
兩地一城,必須出入自如低成本,因而需「兩地一檢」,發展跨境交通。深圳居民來港一簽多行,普及所有深圳常住居民。鼓勵港人住深,深人住港。兩地通關應是24小時全天候,港深交通和支付系統一體化,用技術克服幣值差別。推動兩地教育多元化並軌,醫療社福服務便利化。不故意改變兩地價格,包括工資差別,用市場機制自動調節生活條件、水平。除貧窮者由兩地政府包底外,其他由兩地居民自主選擇。深港形成兩地一城內外的差序格局,以不同方法推動政府與市場結合的比例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