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苦訓練/克服傷病走出低潮
東京奧運會結束後,陳夢和教練馬琳,甚至是她的家人,都面對了前所未見的輿論風暴。更嚴重的是,陳夢的競技狀態也堪稱直線下滑。
當年11月,陳夢輸掉了自己大滿貫的「最後一塊拼圖」──休斯敦世乒賽,不敵王曼昱,止步4強。
在接下來的234天,陳夢在各項比賽中,金牌「顆粒無收」。而在隊內的競爭中,孫穎莎、王曼昱等年輕球員帶來的壓力也與日俱增。尤其是橫空出世的孫穎莎,3年時間,在陳夢的記憶裏「自己只贏過她2次」。
第一次輸球,陳夢還能安慰自己「沒關係沒關係,下次再來」,但當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一直拿不到冠軍,陳夢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東京奧運會奪冠建立起的自信,以摧枯拉朽的勢態崩塌。
狀態不佳──輿論風暴──成績下滑,彷彿形成了一個死循環,把陳夢牢牢拴在其中。曾經因為大心臟得名「陳大山」的她,看不見自己的希望了。
新加坡WTT世界盃決賽之時,陳夢似乎來到了一個自我懷疑的極點。連續三個單打比賽止步4強,陳夢覺得自己就是贏不了了。
和心理問題相伴相生的,還有每個運動員都不可避免的「老去」。
年輕時的陳夢,敢打敢拚,不知疲憊、傷病為何物,憑藉超強的體能成就了打不穿的防守,但在30歲的當口,面對無法逆轉的時間,她必須學着如何和自己的「身體」和諧相處。
為了加強體能,陳夢每天花在治療康復訓練的時間幾乎達到了和技術訓練時間1:1的比例。訓練時間也比從前更長更久。
東京奧運會之前,陳夢就已經是馬龍和許昕口中「訓練最刻苦的人」,而現在,陳夢必須繼續「壓榨」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
因為她心裏始終有一口氣,有個夢想:大滿貫,以及巴黎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