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要說/大型開發項目宣介 須考量成本效益\王曦煜
行政長官日前發表施政報告時形容北部都會區將漸進入「收成期」,強調北部都會區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政府會提速推展北都內與經濟及房屋相關工程。近日,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計劃在灣仔北海濱用地興建展館,向市民介紹包括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等大型建設計劃。展館料佔地5000平方米、樓高3至4層、預計2027年啟用,造價約6億元。
誠然,大型開發項目的宣介工作關乎推進成敗,的確十分重要。然而,在當前政府財政正處於努力逐步收窄財政赤字,以求收支回復平衡的大背景下,成本效益亦是施政工作必須審慎考量的重要因素。目前規劃署下轄的展城館,已設有北都開發及交椅洲人工島建設的展覽區,且展館持續正常運轉並剛剛完成翻新。在此情況下,另起爐灶,動用核心地皮,耗資數億公帑,重新興建一個功能類似的展覽館,是否符合成本效益,筆者認為需再三審慎斟酌。
未來多個大型發展項目均涉及動輒過千億的開發造價,如何在收窄財政赤字與保持發展步調上求取平衡,亦是不小的難題。故此,大型開發案的公帑開支就更加牽動社會關注。若為凝聚社會對於大型開發案的共識,而造成公帑開支上的爭議,進而造成更大的分歧,筆者覺得實在有些得不償失,令人遺憾。
眾所周知,當前位於中環的展城館作為永久展館,是香港首個以城市規劃與大型基礎設施為主題的展覽館,由規劃署籌辦與管理。2009年,展城館所在建築展開翻新及擴建,工程耗資2.5億港元,並於2012年6月完工,同年8月作為永久展覽館開幕。擴建後總共5層的展館可提供近3200平方米的總建築樓面面積。
善用公帑 回應市民關切
2022年5月,展城館在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而設立的「繼往創未來」展覽中,開闢專題展區介紹交椅洲人工島項目的初步規劃概念及基建發展建議,並透過「建島未來」城市規劃遊戲,讓市民了解有關的土地規劃設想,此展覽於當年11月結束。時至今日,展城館2樓常設展覽「建香港·見未來」,其中香港兩大策略增長區的介紹,正正是圍繞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交通及其他基建做了重點推介展示。值得一提的是,展城館2021年剛完成地下樓層、二樓、三樓及四樓的翻新工程。而當前也正在進行其他部分的翻新工程。
從成本效益的角度出發,動用繁華地段地皮,意味着政府損失賣地收入;另起爐灶,新建一個與展城館功能類似的展覽館,意味着額外且數目不菲的工程造價支出。其緊迫且必要的新建理由並不夠充分是否每逢有大型基建上馬,都需要起一個專門的主題展覽館,才能達至宣傳解說效果?
面對人口老化、複雜的外圍環境及其他須做出的財政承擔,全港納稅人實際與特區政府共同承擔着當前公共財政結構性赤字的挑戰。未來多個大型發展項目,不出意外均涉及動輒過千億的開發造價,如何在收窄財政赤字與保持發展步調上求取平衡,亦是不小的難題。不久前,發展局局長在接受傳媒訪問時坦言,對於交椅洲人工島填海項目最新造價,不敢輕易估算。這恰恰凸顯在此議題上,凝聚社會共識的重要性。但凝聚共識,抑或是項目推介,前提是找準社會關注核心。公眾自然明白發展的重要性,關心的是涉及大型開發案的公帑支出,錢有沒有用在實處。畢竟公帑主要來自納稅人,龐大的公帑支出牽動納稅人的敏感神經,這是再自然不過的道理。
本屆政府積極作為,成效有目共睹,但另一方面,管治者不僅「要想幹事,還要會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作為本屆政府牽頭大型開發建設項目的有關部門,任重而道遠。
特約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