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瑰寶「漢三闕」禮制旌表頌千年

●少室闕圖像,第二行右圖為《蹴鞠圖》。
●少室闕圖像,第二行右圖為《蹴鞠圖》。

●太室闕分東西兩闕,用青石壘砌。
●太室闕分東西兩闕,用青石壘砌。

●太室闕闕頂為「四阿」頂式。
●太室闕闕頂為「四阿」頂式。

●太室闕畫像,左上角為《車馬出行圖》。
●太室闕畫像,左上角為《車馬出行圖》。

●魯迅手繪的太室闕 資料圖片
●魯迅手繪的太室闕 資料圖片

●少室闕圖像《玉兔搗藥圖》。
●少室闕圖像《玉兔搗藥圖》。

●少室闕圖像《比翼鳥》。
●少室闕圖像《比翼鳥》。

●嵩山文化研究學者宮嵩濤
●嵩山文化研究學者宮嵩濤

●魯迅手繪的少室闕 料圖片
●魯迅手繪的少室闕 料圖片

●啟母闕銘文
●啟母闕銘文

●啟母闕中雕刻着蹴鞠的畫像。
●啟母闕中雕刻着蹴鞠的畫像。

●啟母闕,坐落於中嶽嵩山七十二峰之一的萬歲峰前。
●啟母闕,坐落於中嶽嵩山七十二峰之一的萬歲峰前。

●魯迅手繪的啟母闕 資料圖片
●魯迅手繪的啟母闕 資料圖片

  「歷史學家為之驚喜,文字學家為之驕傲,金石學家為之癡迷,考古學家奉若珍寶。」這就是位居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分類」前3號的漢三闕——001號太室闕、002號少室闕、003號啟母闕。作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廟闕,漢三闕有近兩千年歷史,不僅凝聚着漢代寓意深遠、內涵豐富、精美華麗的石雕藝術,也證實早期人類對「天地之中」的信仰,成為人們了解漢代歷史的一座大門。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馮雷 河南報道

  作為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國家級禮制建築遺存,漢三闕地處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腹地,既是一種古老的建築藝術,又是一種特殊的石雕極品,入選首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彰顯其曠世國寶的地位,並於2010年作為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漫步嵩山之陽,人們往往沉醉於嵩山的雄渾壯美;流連「天地之中」,人們多飽覽以少林寺、中嶽廟、嵩陽書院為代表的「佛、道、儒」三教文化;但卻很少人知道,國之瑰寶「漢三闕」,就深藏在這幅靜美畫卷中。「闕,是中國古建築中一種特殊類型,也是我國古代一種標誌性禮制建築。」嵩山文化研究學者宮嵩濤介紹,漢三闕建於東漢帝安帝年間,為祠廟闕,建築形式和結構基本相同,由闕基、闕身、闕頂三部分組成,都是由琢製整齊的青石壘砌,東西對稱。

  宮嵩濤從小喝着嵩山水長大,他的父親宮熙是登封首位文物保護專業幹部。宮嵩濤亦曾擔任登封市文物局副局長,為登封文物的保護和利用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長期從事文物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管理和對外開放工作,也是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申報世界遺產申遺文本主要撰稿人。

  秋意漸濃,秋高氣爽,「漢三闕」孤獨而倔強地矗立着,容顏雖滄桑、氣宇卻軒昂。行走在三處「國保」之間,宮嵩濤對國之瑰寶「漢三闕」可謂是如數家珍,「漢三闕結構相同,但根據保存狀況不同,三闕『身價』各有側重,其中,太室闕重在建築形制,少室闕則重在石刻畫像,而啟母闕重在金石銘文。」宮嵩濤認為,它們各具特色,太室闕主要看其建築規制,少室闕主要觀其石刻圖騰,啟母闕主要讀其文字。

  【太室闕】現存最古老的漢闕

  探訪「漢三闕」,宮嵩濤首先帶記者來到漢三闕中規模最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太室闕。屹立兩千年的太室闕,是漢代太室祠前的神道闕,位於中嶽嵩山主峰太室山南麓中嶽廟門前約500米處的中軸線上,太室祠後來演化成我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嶽神廟宇——中嶽廟。

  中嶽廟是秦漢天子祭祀的廟堂,因此形成了龐大的祭祀禮儀建築群,而這組建築群的開篇,便是它的禮儀之門——太室闕。宮嵩濤說:「太室闕、神道、中嶽廟、黃蓋峰中嶽行宮、青童峰中嶽行宮南北呈一條軸線,與嵩嶽太室山主峰,構成一組完整的以嵩山為寬闊背景的古代山嶽祭祀禮制建築群,這種文化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的混合遺產,目前我國僅存此一例。」

  站在太室闕道中北望,由名山第一坊經天中閣到黃蓋峰上的黃蓋亭,一條中軸線延伸千餘米,氣勢雄渾,歷史上有73位帝王祭祀中嶽神,儀仗隊伍都是由這個闕進入。闕在禮制建築格局中的經典功用,隨之躍然。

  闕銘顯示,該闕建於東漢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它在三闕之中建造最早、保存優於少室闕、啟母闕,這得益於建於1942年的保護房。(見另稿)

  宮嵩濤說,欣賞太室闕重在觀其建築形制,因其闕頂保存比較完好。頂刻仿木構建築,有正脊、垂脊、瓦壟、瓦當、和簷下椽,脊的一端及瓦當皆裝飾有柿蒂紋。闕身用長方石塊壘砌,四壁刻有篆、隸銘文,還淺浮雕了各式畫像,栩栩如生。特別是一幅《車馬出行圖》,描繪了當時貴族的遊樂情狀。這些富有動感的圖像,顯示出漢代人們的審美情趣。副闕則刻有題額和銘文,宮嵩濤說,這些碑文內容主要是讚頌中嶽神君的靈驗感應,和當時陽城長官修建此闕的緣由,為研究我國書法的流變保存了重要的實物「證據」。

  【少室闕】雕刻畫像精美絕倫

  「少室闕保留的雕刻畫像,是三闕中圖畫質量最好的。」宮嵩濤介紹道,「闕身上的畫像保存較為完整的有60多幅,造型生動、內容豐富,有車馬出行、馬戲、蹴鞠、馴象、獵鹿、鬥雞、月宮等,反映了漢朝人的社會生活圖景。」

  作為漢代少室山廟前的神道闕,約建於漢安帝延光二年(123年)的少室闕,雖然經歷了近兩千年的風霜雪雨,形制已不太完整,但仍可以看得出,是由闕頂、闕身和基座組成,和太室闕大致相同,為二重子母闕。

  站在闕前,宮嵩濤指着《蹴鞠圖》說,「這一方石刻,不僅再現了漢代女子蹴鞠運動的真實場面,也無可辯駁地說明中國早在2,000年前的漢代就已經有足球運動,是足球發源於中國最早的文物實證。」1993年,中國在申請奧運會主辦權時,向國際奧委會展示了漢三闕上雕刻的蹴鞠圖像,證明足球源於中國,轟動了世界。

  另一幅「馬戲圖」中,前面馬背上的少女躬行倒立,後面騎在馬背上的女子身體後仰,兩袖飄飛,表現出了馬戲的驚險和技藝的高超。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表達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嚮往。闕上的比翼鳥,兩隻鳥身體永不分離,代表攜手終生;四目深情相望,寓意心心相印;雙鳥振翅欲飛,表示牠們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

  尤為可愛的是一幅玉兔搗藥的情景:一輪圓月中,左側,蟾蜍怡然自得,右側,玉兔持杵搗藥。如果駐足屏息,似能聽到月宮中的搗藥聲。

  宮嵩濤表示,這些圖像反映了漢代貴族的生活、人際關係、生態環境、圖騰崇拜等方面的內容,具有濃郁的秦漢雕像藝術氣息。

  【啟母闕】銘文保留歷史印記

  中嶽嵩山七十二峰之一的萬歲峰,海拔達1,000米。據《漢書》記載,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遊覽嵩山時聽見山呼「萬歲」的聲音,由此取名萬歲峰。啟母石,相傳是《淮南子》上記載,於兩億五千年前造山運動時從萬歲峰上破裂滾落下來的。漢武帝為此石建廟,即為啟母廟。

  啟母闕位於萬歲峰下的啟母石旁,修建於漢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青灰色石磚砌築,係漢代啟母廟前的神道闕。今廟已經不復存在,而啟母闕卻巍然屹立,保留至今。

  啟母闕銘文是三闕中保存最為完整的。宮嵩濤說,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段銘文,刻於公元123年,書寫者是穎川郡主簿堂溪協。這篇《啟母闕銘》是以漢賦的形式,描述了大禹治水過程和人們對大禹的敬仰之情,與啟母石的傳說遙相呼應。銘文以小篆和隸書兼而有之的書法,字體遒勁俊逸,是漢代書法精品,一直為國內外金石學家所看重。

  啟母闕修建52年之後,這段銘文的下面又多了一小段隸書銘文《請雨銘》,書寫者是堂溪協的兒子堂溪典。這亦是非常精美的漢代隸書,是堂溪典奉朝廷差遣到嵩山祈雨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堂氏父子二人均為當時有名的書法家。如今,我們在同一座歷史建築上,能看到父子兩代人的字跡,描述了治水和祈雨兩件截然相反的事情。這就是歷史的魅力。

  啟母闕刻有圖像60餘幅,是反映漢代文化的珍品。啟母闕的一則石刻上,雕刻着蹴鞠的畫像,曾在1990年北京舉辦的亞運會上展覽,再次證明中國早在漢代就已經有了足球運動。

  啟母闕整個雕刻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同太室闕、少室闕一樣,都是古代重要的史料寶庫,在世界金石雕刻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為研究漢代建築提供了實物依據。

  漢三闕歷經千年風刀霜劍,縱然斑駁,縱然殘缺,深深淺淺的隸篆銘文,200餘幅畫像,記錄着那個時代的社會百態,還原着2,000多年前的漢韻風華,為到訪者打開一扇通往漢代的歷史大門。「漢三闕是因國家祭祀活動建立的公共禮制建築廟闕,是漢代國家祭祀建築的僅存孤例,不僅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國家級禮制建築遺存,更是研究東漢時期建築史、美術史和社會史的珍貴實物遺存。這也是它們能躋身建築國寶前三的價值所在。」宮嵩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