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新導航 全球仰望北斗
「三十載,矢志寰球願,牧群星……」9月19日,隨着第五十九顆、六十顆北斗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工程正式收官,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北斗三號衛星系統首席總設計師林寶軍直抒胸臆,一氣呵成寫下93字《滿江紅·北斗三號收官星》。
從1994年北斗系統工程立項,中國的衛星導航事業從零起步,堅持自主創新、分步建設、漸進發展,獨立自主走出一條從有源到無源、從區域到全球的中國特色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道路,不僅造福國人,更在多項核心指標上趕超昔日的行業領導者GPS,為全球導航系統帶來獨有優勢的「中國方案」。據悉,2035年前,中國將建設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時空體系。\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
「三步走」發展戰略 造福全球
中國北斗工程自1994年啟動,採取「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於2000年完成北斗一號系統建設,解決了有無問題,為國土及周邊提供服務。第二步,於2012年建成了北斗二號系統,將服務範圍擴大至亞太區域,服務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第三步,在2020年建成北斗三號系統,面向全球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中國北斗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獨特道路。
創新比例超70% 打破技術壁壘
不久前剛剛發射的北斗三號五十九顆、六十顆收官衛星,已在地面上待命多年。這兩顆衛星,將在確保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精穩運行的基礎上,開展下一代北斗系統新技術試驗試用。林寶軍告訴記者,該組衛星升級了星載原子鐘配置,搭載了新型星間鏈路終端,入網工作後,將進一步提升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靠性及定位導航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等服務性能。
敢於創新,是北斗三號研製工作的底色。因為敢於在北斗三號的研發中採用大量創新技術,林寶軍被稱為「北斗狂人」。在他的領導下,北斗三號不僅沒有遵循航天器新技術應用不超過30%的慣例,反而實現了超過70%的創新比例。這一大膽策略不僅打破了技術壁壘,也讓北斗系統在多項核心指標上趕超了昔日的行業領導者GPS。
2021年,GPS之父布拉德·帕金森在一次採訪中表示,「我認為中國(北斗)已經超過GPS。」事實上,在中國北斗三號建成後,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服務組織曾對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的運行,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測試評估。結果顯示,目前能夠向全球用戶提供導航服務的只有中國北斗和GPS;而在時頻、信號、空間精度等核心指標上,北斗已經全面超過GPS。對於那個「美國人做不出來,我們能不能做出來」的難題,林寶軍和團隊用真實的成績給出了肯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