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A股近日升勢
時富金融研究部
上周,隨着一系列減息降準等超預期的刺激政策出台,A股市場迎來了顯著反彈。9月27日,市場出現了排隊開戶和上交所交易系統異常的火爆情況,超過5,200隻個股上漲,逾百股漲停。儘管部分交易未能完成,但滬深兩市成交額依然達到14,556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個交易日放量2,893億元,連續3個交易日破萬億元,上證指數收復3,000點,並直逼3,100點;港股成交額甚至達到歷史新高的4,457億港元,讓人不禁聯想到2014年底的行情。
低估值疊加政策驅動
本輪行情啟動前,A股市場處於低估值狀態。9月24號的新聞發布會上,央行宣布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降準減息、下調存量房貸利率、貸款助力回購增持等,直接刺激市場。中國證監會宣布完善「長錢長投」的制度環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則進一步優化對小微企業續貸政策,這些舉措均為股市注入了強而有力的流動增量資金。回顧2014年11月,當時央行也通過減息來刺激經濟增長,隨後開啟了一輪以券商為主的強勁牛市。
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兩次行情都發生在內需不足的背景下,例如房地產疲弱、地方債務等問題。兩個時期都面臨經濟增長放緩和結構調整的壓力,然而中央政府都在這些經濟結構轉型期間,採取了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以提振經濟信心。
增量資金為市場帶來支持
儘管兩輪行情均受益於政策支持,但資金流入機制卻大相徑庭。2014年的上漲主要由槓桿資金(如場外配資、融資融券)推動;而此次則更多依靠長線資金的支持,例如中央匯金公司、社保基金及養老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積極參與。此外,央行還創新地推出了針對股票市場的結構性工具,旨在向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提供流動性支持。
另一個重要區別在於經濟結構調整的程度。中國經濟在2014年時仍高度依賴出口、投資及房地產業;相比之下,2024年的中國正致力於培育新質生產力,尋求更加多元化的發展模式。同時,國際宏觀環境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尤其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立場,從相對寬鬆轉向高利率水平後又開始出現超預期的減息跡象,這對人民幣匯率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外部挑戰。
鑒於當前已確認的「雙底」形態 ─ 即2月初與9月份形成的兩個底部位置,市場普遍認為A股有望延續其上升趨勢。因此,「持股過節」的策略也是廣受市場認同。對於板塊選擇方面,投資者可以關注能夠直接受益於本輪政策紅利的大消費類企業、互聯網金融,以及具備成長潛力的高科技公司。此外,港股中的互聯網和消費領域亦是值得關注,為投資者提供了具吸引力的機會。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