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語背後】金華的文脈與商脈(中)
木 木
金華的士人文化根基深厚,尚武文化也頗有淵源。古婺州的尚武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吳越爭霸。及至南宋敗亡後,蒙元、朱明、滿清王朝更迭,民族矛盾空前複雜,烽煙復熾。太平天國運動橫掃江南十餘年,北伐鐵騎、抗日戰火相繼鍛燒這片土地。金華文昌武盛,演繹着千古風流。
元末農民起義軍重要將領胡大海,明代抗日英雄戚繼光,都曾登上八詠樓檢閱部下。明末兵部尚書朱大典,在此與清軍激戰,最後犧牲在八詠樓。而尤其讓人感懷不已的,是太平天國侍王李世賢。他率部在金華府數載經營,力圖挽大廈於將傾,固然勇猛頑強,卻終因逆潮流而動,被捲入歷史的波翻浪湧之中。
1856年「天京事變」後,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被殺,翼王石達開出走,太平天國第一代領袖只剩下洪秀全孤家寡人,元氣大傷。面對人才凋零的被動局面,洪秀全濫封王位兩千餘人,收買人心,虛張聲勢。不過十羊九牧,絕大多數徒有其名,沒有多少含金量。其中有實力者,除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堪稱左膀右臂外,轉戰於江浙一帶的侍王李世賢、康王汪海洋部算是太平軍後期的勁旅了。李世賢為李秀成堂弟,17歲參加金田起義,英勇善戰,26歲封王。1861年李世賢以金華為中心建立太平天國浙江根據地,1864年天京失陷後繼續領導反清鬥爭,是太平天國中興的主要希望。如果不是死於自相殘殺,捲土重來也未可知。1865年8月23日,李世賢寄住康王府上,被覬覦侍王權勢的汪海洋所害,年僅31歲。
太平天國侍王府,金華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宋時為州衙所在,明時為巡按御史行台,清時改為試士院。據說,吳越王錢鏐、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駐於此。李世賢看上了這塊風水寶地,大興土木,建成總佔地63,000多平方米的東西兩院大殿,可供10萬太平軍將士同時操練。一面高大巍峨的影牆遮住王府正門,顯得府內越發幽深而神秘。筆者也曾參觀過不少王府士第、高門大院,從未見過如此巨大的影牆,傲然聳立,古樸凝重,無疑是影壁家族的巨無霸。影牆主體白色,四周鑲嵌着數十方雕刻佳品,浮雕、平雕、透雕、劃雕等手法一應俱全,工匠們把各種祥瑞之物如雙鳳牡丹、鶴桃、水鳥荷花、蝙蝠祥雲等盡數刻了上去。影牆正中嵌入一方石雕團龍,精美絕倫,最具代表性。龍被視為帝王的化身,亦是御用之物,李世賢竟然用作自己府院的裝飾,太平軍的豪氣與反叛精神可見一斑。
王府造型宏大,裝飾豪華,處處透出太平天國後期瀰漫的奢靡之氣。庭院裏兩株千年古柏,傳說為錢鏐親植,主幹蒼勁,枝葉稀疏,滄桑感撲面而來。凡此種種,自不待言。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遍布大殿內外的各色壁畫,淡墨淺絳,造型生動,別具一格。太平軍每到一處,都會留下大量壁畫,宣傳太平天國的政策主張,這在當時識字不普遍的情況下頗見成效。侍王府現發現大小壁畫526幅,其中彩畫407幅,構圖粗獷,筆調纖細,內容豐富而陽光。正殿大門兩旁的大幅彩畫,左為《飛龍在天》,右為《雙獅戲珠》,氣勢磅礡卻憨態可掬,堪稱太平天國壁畫藝術之巔峰絕唱。
俱往矣!回首侍王府,我們可以看到理想,看到勇氣,亦看到血腥。對太平天國功過是非的爭論,迄今尚未平息。那面巨大的影牆突兀地矗立着,彷彿橫亘在現實與歷史之間。
金華人尚武,民間一向有「王不過項,力不過霸,將不過李,拳不過金」的說法。「王不過項」指的是西楚霸王項羽,「力不過霸」指的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第四子李元霸,「將不過李」指的是唐末猛將李存孝,「拳不過金」指的是北宋豪俠金台。這些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勇武蠻橫之人,立下不世之功,傳頌千秋。不過是否確有金台其人,尚待考證,他的事跡主要出現在金華一帶的江湖傳說中,存在於民間野史及小說、評書、戲劇等文學作品裏。
據傳,金台出生於金華府義烏縣佛堂鎮,精通拳法,是南拳各派系的祖師爺,宋英宗曾封其為天下拳王,被譽為古今武術第一人。金台支持王安石變法,受宋神宗之命全權負責王安石起居安全。變法失敗後,金台退隱江湖,收徒傳藝。北宋著名武師周侗就是金台的開山大弟子,而周侗又是《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林沖、武松、盧俊義、史文恭以及《說岳全傳》中岳飛的師父。換言之,這些人都是金台的徒孫,可想而知金台的武功有多麼厲害。
實際上,在金華「尚武四人組」中,項羽和李存孝雖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有關事跡卻不無誇張;李元霸則基本上是依據歷史原型,通過藝術加工出來的;至於金台,不管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都不妨礙民間對他的推崇。在在表明,金華這方水土擁有深厚的尚武傳統,反映了民間對強者的認可和讚美。
在婺州古城酒坊巷,有一處名為「台灣義勇隊舊址及李友邦將軍辦公處舊址」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或許可以看作尚武傳統在近代金華的延續。想當年,台灣抗日義士李友邦,基於「欲救台灣,必先救祖國,欲致力於台灣革命的成功,必先致力於中國抗戰的勝利」的理念,在金華組建台灣義勇隊及台灣少年團,參加東南沿海地區的抗日救亡活動。在李友邦的號召和領導下,台灣義勇隊逐漸發展成為台胞參加抗日戰爭人數最多、活動範圍最廣、影響力最大的武裝團體。
李友邦將軍辦公處舊址與台灣義勇隊舊址相距不過幾十米。當我站在由舊址修繕改建而成的紀念館裏,看着舊式手搖電話機、燃盡的煤油燈、風乾的墨水瓶以及一幅幅老照片,彷彿觸摸到了當年的戰鬥歲月,那些為抗日救亡奔走呼號、浴血奮戰的鮮活身影,從歷史風雲的深處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