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港作窗口助深海研究走向國際舞台
「蛟龍號」研究人員與港科學家交流 研討科研成果及中國深海探索工作
國家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隨母船「深海一號」科考船本周二(24日)起首次訪港,引領香港市民一窺深海奧秘。昨日,眾多訪港研究人員和香港科學家齊聚參與「數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國際研討會,先後進行學術研討及圓桌論壇,講述剛在西太平洋完成的首個國際航次科研成果,以及中國深海探索的工作及對全球深海領域治理的貢獻。今次國際航次的聯合首席科學家之一的邱建文,是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他與「蛟龍號」結緣逾十年,為國家領導的大型國際科學合作計劃貢獻了香港科學力量。他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分享說,是次深海探索為香港科學家提供機會,與內地及海外科研專家展示良好合作,共同為海洋可持續發展獻力;而回程時於香港舉辦國際性會議,亦讓香港成為深海研究走向國際舞台的窗口,更是別具意義。●香港文匯報記者 陸雅楠
邱建文早於2013年就與「蛟龍號」結緣,成為首位進入潛水器的香港科學家,亦是「蛟龍號」的第二位乘客。他昨日憶述,當時自己主要研究淺海海洋生物,未曾親身體驗深海探索,有機會下潛實在興奮不已,而此次經驗更對自己後續研究產生深遠影響,從2013年在冷泉區取樣開始,他展開了多項有關深海生物多樣性、深海遺傳結構以及群體連通性等研究,探討海洋生物如何適應不同生活環境,培養了眾多不同背景的學生,開拓了科研視野。
再次參與「蛟龍號」深海探索,邱建文指科考船上除了機油味依然叫人熟悉,其他運作條件和機器設備都已大大提升,例如配備了高清攝像設備,採樣工具從原本的兩個機械手升級成虹吸裝置,並有專門樣本容器來保存收集的海洋生物,確保其形態完整。
此外,船上還有專門實驗人員為需要進行下潛的科學家提供培訓,建立了完善流程支援科研人員操作攝影裝置,及簡述採集要點等。
親睹偕老同穴 有趣且難忘
邱建文分享了深海中的難忘一刻,此次探索中團隊發現了被稱為玻璃海綿的畫筆狀偕老同穴,這種海綿通常與一公一母的蝦類(如儷蝦)共生,這種蝦類終生只在一個洞穴共居,因而得名偕老同穴:「一開始觀察時只能找到一隻肉眼可見的蝦,讓我誤以為偕老同穴只是傳說;但後來用極細生物篩篩選後,才發現了一隻極細小的雄蝦,親眼驗證這個說法,是非常有趣且難忘的體驗。以前我以為海洋是一片沙漠,這次才發現原來裏面有非常多不同的生物,比如青口好似地毯鋪滿了海底,給我很大的震撼。」
此外,這次探索的海山環境是邱建文首次親身涉足的領域,但團隊中亦有數名內地專家可分享豐富的經驗。他說:「不同國籍的科學家們合作氛圍良好,我們一同進行採集標本、召開研討會,增進了彼此的友誼,在船上討論合作計劃,共同為海洋可持續發展獻力。」
他提到,香港作為在海洋領域研究的重要一員,包括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等多所本港一流學府的青年科學家均有參與今次航次的下潛,可望於生物多樣性、生態學和遺傳連通性等領域帶來更多新發現。通過參與像「蛟龍號」這樣的國際合作探索活動,能讓全球社會更了解我們國家的海洋科學發展,也能鼓勵更多人去從事海洋研究,保護海洋;而透過是次國際性會議,更可讓香港成為深海研究走向國際舞台的窗口,並推動本地深海研究的發展,培育更多國家所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