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75周年之促進港科研】從一捧水稻回顧國家糧食安全之路
浸大教授張建華:展示香港科學家積極融入國家發展 為科教興國獻力
中國的農業科學發展之路廣受全球矚目,英國《經濟學人》今年6月發表文章指,中國已經成為科學超級大國,當中首先提及近年中國科學家於小麥、高粱、小米、玉米等農作物發現能提高產量基因的多項重要成就,有望為全球糧食危機提供新的解決方案。香港科學家站在巨人肩膀上,亦努力為促進農業科研、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曾被譽為全球五位「可改變世界的農作物研究者」之一的香港浸會大學植物生物學講座教授張建華,致力為國家農業節源增產,專注於植物脅迫生理學和作物節水灌溉的研究。他從手中一捧水稻講起,回顧國家糧食安全之路,展示香港科學家如何積極融入國家發展,為科教興國獻力。●香港文匯報記者 莫楠
在迎接國慶75周年之際,張建華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娓娓道來國家農業科技發展的重大意義。他表示,作為14億人口的大國,讓人民能吃飽吃好一直是首要大事。我國一直強調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就是不希望再發生歷史上鬧饑荒的悲劇。「許多年前有人曾提出,國家大力發展農業,可能會面臨水資源和土資源的短缺問題,但通過幾十年的實踐,我國科學家們利用科技攻克了這些難題,證明了國家在糧食安全方面擁有巨大的農業潛力。現在我們所有人不僅吃飽了,還吃得很好!我國農業科技的強大,從國家發展歷程中可見一斑。」
年產量維持6.5億噸 生產穩定
在2023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3.2%,比2012年提高8.7個百分點,說明我國農業科研已位居世界前列,農產品更實現了連續20年豐收,全年糧食產量長期保持在6.5億噸以上,生產穩定。
張建華說:「我們擁有強大的化肥工業,技術儲備堅強,幾十年來不斷積累了豐富的農業技術經驗,擁有現代農業所需的各種提高生產效率的技術。我國的農業發展前景廣闊,可以滿足國民的糧食需求。」
他進一步提到,去年國家糧食進口量達1.4億噸,其中主要用於生產畜牧飼料的大豆、玉米等。他認為,進口糧食不代表面臨糧食不足危機,實際上國家有能力生產更多糧食,進口糧食其實是出於戰略考量。
首先,進口可節省土地和水資源,避免環境過度消耗,影響生態平衡。其次,進口可豐富國民飲食種類,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第三,糧食儲存費時費力,過度生產和存儲會造成浪費,像中國這樣的大國,保持半年的糧食儲備已相當充足。第四,國家在工業領域具有強大的出口能力,賺取大量外匯,促進資金流通,推動國家經濟發展。
國家廣研新技術增產量
對於進一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張建華認為,我國具備先進的機械化生產模式、農業栽培技術,以及各種現代化的灌溉技術等技術基礎,擁有強大的糧食增產潛力。國家已投入大量資金發展農業水利和灌溉技術,以增加糧食產量。未來,國家的農業將遵循高效高產、環保、可持續發展方向發展,加大對農業科技投入,作為農業領域的科學家,最重要是確保育種行業的更新,提高作物抗病蟲害能力和抗災能力,以及因應科技發展培育出適合機械化收割的品種,並減少化肥的使用,實現低碳環保。
此外,農業也需要資本的投入,透過市場機制鼓勵資金投入,允許糧食價格在政府的監管下適當提高,讓農民有利可圖,保障基本生活,從而激勵他們種植糧食,以維護糧食安全和農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張建華說:「農民花時間花工夫去種田,他也要有效益。如果在家裏種幾畝地,小規模種不賺錢,他們會想不如到城裏打工了。因此政府的政策性扶持和市場的維護至關重要,農民有錢賺,才有繼續耕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