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科創號」發射成功 全球首顆AI大模型科學衛星

●9月24日10時31分,捷龍三號遙四運載火箭在山東海陽海上發射成功,包括香港中文大學聯同國星宇航研發、國際首顆人工智能(AI)大模型科學衛星「香港青年科創號」在內的八顆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圖為發射觀禮現場。香港文匯報記者丁春麗   攝
●9月24日10時31分,捷龍三號遙四運載火箭在山東海陽海上發射成功,包括香港中文大學聯同國星宇航研發、國際首顆人工智能(AI)大模型科學衛星「香港青年科創號」在內的八顆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圖為發射觀禮現場。香港文匯報記者丁春麗 攝

第13次海上發射成功 八顆衛星「拼車」上太空
第13次海上發射成功 八顆衛星「拼車」上太空

  港中大冀促進大眾科普教育 加深對國家航天科技發展認識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丁春麗、陸雅楠 山東報道)9月24日10時31分,在山東省煙台海陽市附近海域,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捷龍三號遙四運載火箭採用「太空拼車」方式,將天儀41星、星時代-15星等八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學聯同國星宇航研發、國際首顆人工智能(AI)大模型科學衛星「香港青年科創號」。港中大表示,這顆冉冉升起的衛星,既標誌着由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資助支持的首顆衛星誕生,更是獻給一直支持香港創科事業的祖國的一份禮物,意義深遠。

  東方航天港累計發射75顆衛星

  位於海陽市的東方航天港是中國唯一一個既有生產製造又具備發射條件的海上發射母港,其控股股東為煙台國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豐集團)。國豐集團董事長榮鋒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東方航天港已成功保障中國13次海上發射任務,累計將75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成功率100%。目前,該港已形成了標準化海上發射保障機制體制,初步具備常態化海上發射能力。

  10、9、8、7……海陽市連理島海上發射觀禮現場,在數千名觀眾的齊聲倒計時中,捷龍三號運載火箭尾焰噴薄而出,伴隨着巨大的轟鳴聲,一飛沖天,將八顆衛星送入500公里高度的太陽同步軌道。

  探測香港及大灣區周邊環境和地理資訊

  據了解,「香港青年科創號」是香港首顆由港中大直接參與設計、研發及數據接收的對地監測衛星,配備了照片解析精確度可達一米的亞米級高分辨光學遙感相機和在軌智慧處理載荷。

  該顆衛星是中大衛星星座的首發實驗星,部署了端側AI大模型,將聚焦於探測香港及大灣區周邊地區的環境和地理資訊,並驗證高解析度對地遙感觀測、資料在軌智慧處理和衛星上大模型部署等關鍵技術。這將有助推動衛星從單一功能服務的「功能機」轉變為向網絡服務的「智慧機」,為香港、大灣區乃至全球的災害應對、智慧城市、碳中和和低空經濟等領域提供服務,加速香港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在發射現場觀禮的港中大衛星星座首席科學家、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所長關美寶表示,實驗星將提供前所未有的寶貴數據,特別在地遙感觀測相關技術的研究。

  港中大指出,「香港青年科創號」亦將促進航天遙感知識科普教育,加深青年學者及大眾對國家航天科技發展的認識。參與此次衛星研發的該校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碩士生莫可怡說:「非常榮幸參與到中大衛星的設計和研發並見證發射,我的研究方向為生態環境遙感監測,通過設計可見光波段和相應的AI算法,可以很快獲取高質量的監測數據,非常期待將我們自己的衛星數據應用到我的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