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整合灣區科學資源優勢 在港建國家級綜合科技館

●吳宏偉認為,香港科學家和教師應該以成為「學術界的超級聯繫人」為目標。受訪者供圖
●吳宏偉認為,香港科學家和教師應該以成為「學術界的超級聯繫人」為目標。受訪者供圖

  「有人才,才有科技。」吳宏偉坦言,要壯大科教興國的人才庫,在科技人才培育結合內地與香港的力量,需要軟件和硬件的配合。例如在硬件上,他建議應參考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模式,讓香港與位於北京的中國科學技術館合作,並整合大灣區科學資源優勢,在港建設國家級的綜合性科技館,承擔科學教育,對外科技展示和宣傳、協同科技產業發展的功能,又以「館校結合」的長效發展機制,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定期開展科普參觀、研學等活動,推動兩地STEAM教育。

  吳宏偉指出,香港學生對國家航天科技熱情高漲,如果科技館能借到太空艙或太空樣本等來港展示,勢必引起熱潮,為青年學生埋下創科種子,並可讓家長在認識國家科技發展歷程中,看到更長遠的未來,引領孩子定下更清晰的目標。同時,場館還可整合大灣區以至和其他內地城市的科技成果,讓香港承擔國際展示廳的責任。

  「科技館的設立不僅是為了港人,而是更能讓外國遊客認識中國科技發展的偉大,當他們回到自己國家時,可以將在港見聞宣揚出去,讓更多人知道中國的創科成就。」他強調。

  助力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與國際接軌

  在軟件方面,吳宏偉認為,有見國家東部和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發展存在區域不平衡,香港作為全國最國際化的科技城市,可憑藉豐富的高等教育資源、國際化人才和卓越科研水平,建立香港與中西部大學聯盟,加強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和研究等領域合作,助力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與國際接軌,實現互利共贏。

  他進一步建議,可以參考現時科大的全球商業管理學士課程,當中涉及香港、洛杉磯和米蘭三所大學的學習及聯合頒授學位,若能成立香港與中西部大學聯盟,便能利用遠程教育的優勢,建立香港優質課程與中西部地區大學共享的機制。

  吳宏偉近年積極在不同中西部地區調研,例如貴州的高鐵等硬件建設雖然非常完善,但全省只有一所「211工程」大學。

  他認為,如果能透過課程共享機制,讓學生前三年在貴州、香港和「一帶一路」中的東盟國家中分別學習一年,第四年自由選擇想留讀的城市,按當地學費收費,最終取得三地學位。這種模式不僅讓本港和海外學生更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和科技的多樣面向,也增進了他們對中國發展的認識和留在中國發展的意願,有助壯大科技人才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