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漫筆/清邁,豈止小清新(上)\解 英
提及清邁,聽到最多的是三個字:小清新。這便是我對清邁最初的印象。
世界上名勝古蹟、異景奇觀舉不勝舉,小清新很容易被忽略。也正由此,我雖幾度到訪泰國,卻從未想過去清邁。
那日與好友張紅微信聊天,她驚訝地說:你喜歡泰國,怎麼可以漏掉泰北最大的城市!隨即略帶命令口脗道:你過來,我保證你會更新觀念,看到既有古韻又清新可愛的清邁。我和老公還要在清邁逗留一陣,別猶豫了,你們兩口子過來一起玩兒吧。
抵達清邁已是傍晚,張紅夫婦備下了豐盛的晚餐接風,酒足飯飽後,好客的主人把我們安排在安納塔拉度假酒店住下。
清晨我被歡暢的鳥鳴聲喚醒,晨光裏庭院中一幢典雅小樓抓住我眼球,小樓一層雪白二層墨黑,屋頂有天窗,典型的西式建築,莊嚴肅穆豎立在綠茵茵草坪上。
早餐在湄平河畔,古老的大榕樹下撐起一把把大紅傘,擺滿泰式西式中式自助餐,席間我指着小樓對服務生說:那幢樓挺特別呢。服務生雙手合十頷首微笑道:它以前是英國駐泰國領事館,一九二一年建的,你們要不要去參觀?
跟隨服務生,腳踏木板樓梯進到二層,雖然這裏已改成餐廳,但牆壁上掛的介紹小樓歷史的黑白照片,玻璃橱窗裏陳列的昔日服裝、皮鞋、手錶,甚至護照,讓人穿越百年返回到上個世紀初,我不禁感慨道:我們住進了歷史隧道。
早餐後與張紅夫婦逛老城,張紅邊走邊說:老城呈四方形,四周被古城牆和護城河環繞,城牆每邊長約一點五公里,城牆和護城河是清邁的標誌。說話間來到了城牆下,棕紅色磚牆上的斑駁痕跡,承載着清邁小城的古老滄桑。
考古發現,遠在二千多年前這裏就有人類生活居住,一二九六年由蘭納王朝的曼格萊王從清萊遷至清邁,大興土木修城牆、挖護城河、建造寺廟,那時的清邁強盛有力,民生富足,成為泰國北部經濟、文化、宗教的中心。
然而,一五五六年清邁被緬甸軍隊攻佔,直到一七七五年塔克辛王將緬甸軍隊趕回到泰緬邊境,清邁被重新奪回。清邁文化藝術中心有介紹清邁被佔領約兩百年間所經歷的展示,讓我們了解到如今清新優雅的小城,也是一座經歷過腥風血雨、命運多舛的歷史古城。
遊覽清邁,張紅叮囑我要放鬆、慢行,各式各樣的寺廟要看;稻田邊的小餐館要坐坐;按摩店裏泰式按摩要享受;在咖啡館裏啥也不想發發呆……清邁冬暖夏涼,不僅適合三兩天小遊,也適合三五月候鳥式小住,更有不少老人在此築起了溫馨小屋,安度晚年。
不急不慌的慢遊真是享受。邊走邊看街景人潮,不經意間看到幾幢古老建築、傳統木屋,有年輪圈的木板散發出濃郁的歷史氣息。隨着步伐前行,偶爾向左一撇,金碧輝煌的帕辛寺映入眼簾,它最早建於一三四五年,是清邁古城內規模最大的寺廟,寺院中一座高達二十米的大金塔,據說塔內保存有釋迦牟尼的舍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