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推動地區回收需要抓具體、重實效
由於各方面配套不足,特區政府早前果斷擱置垃圾收費計劃,體現了實事求是的施政作風。從目前香港已有三成食肆完全「走塑」、環保署大幅增加「綠在區區」回收點,可見特區政府推動的一系列鼓勵市民參與環保措施已收到實效。環保永遠在路上,如何在擴大地區回收網絡的同時,實現公共資源的最優化配套,便利更多市民參與社區回收服務,這是打造綠色宜居城市之關鍵,也是這方面接下來的重點工作。
不少市民發現,近來身邊新增了俗稱「6仔店」的「綠在區區」回收點,大有「梗有一間在左近」的況味,為市民配合回收帶來了方便。「綠在區區」是環保署推動回收的重點工作之一,回收點由2018年的7個,增至2023年的160個。今年5月暫緩垃圾收費後,環保署將「綠在區區」回收點由200個增至800個,這為香港提升垃圾回收及循環再用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但在回收網絡擴大的同時,坊間也反映存在一些問題。首先,「綠在區區」只回收單一物料,而現實中的棄置物品多數由複合物料構成,這導致大量生活垃圾無法回收。大公報記者帶了配有膠手柄的不鏽鋼電水煲、塑膠晾衣架連衣夾以及一把木柄餐刀等三件舊傢具到九龍的一家「綠在區區」,結果全被拒收,原因是「違反環保署的有關指引」。被問及如何處理拒回收的餐刀時,對方回答「掉咗去」。相比之下,現時私人回收商「來者不拒」,不存在「挑肥揀瘦」的情況,碰到複合材料的物品,私人回收商往往會自行拆卸。顯而易見,「綠在區區」只回收單一物料未必是工作人員嫌麻煩,而是有關規定與現實脫節,不符合環保大原則。
第二個問題與第一個問題有關。立法會早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全港「綠在區區」的垃圾回收量,只有全港固體廢物回收量的1.1%,這個比例簡直低得可憐。誠然,這是舊數據,未能反映「綠在區區」回收網絡擴大後的新情況,但不爭的事實是,「綠在區區」與私人回收商的處理量存在很大的落差。這樣的落差需要盡快收窄,否則市民難免質疑,投放大量資源的「綠在區區」的存在合理性何在呢?
公帑使用效率如何,正是大家最關心的另一個焦點。「綠在區區」由環保署資助營運,每一間店面不大,但營運成本不菲,平均每年合約少則數百萬元,多則數千萬元。有人計算過,「綠在區區」平均回收一噸垃圾的成本,可能高達數萬元,而私人回收每噸垃圾成本,只有3000至4000元,兩者相差甚遠。需要指出的是,「綠在區區」不僅負責回收工作,亦承擔教育和推廣的功能,這與私人企業的單純回收有所不同,兩者可能無法直接比較。但不管怎麼說,兩者成本相差懸殊,需要重視。
特區政府高度重視環保,有目共睹;環保署加強地區回收,人人支持。然而,有好的出發點並不夠,要有好的規則和執行。細節決定成敗,如果說「綠在區區」剛推出時沒有經驗,一些規定比較粗疏不難理解,但經過多年運營、取得經驗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使政策更貼地、更符合實際。對於坊間反映的一些問題,有關部門需要盡快作出解釋,以釋眾疑。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日前會見行政長官李家超時,指出特區施政需要「主動識變、應變、求變,積極穩妥推進各領域改革,抓具體、重實效」。環保政策同樣要「抓具體、重實效」,一件一件抓落實,要讓市民看得見、摸得着、體會得到。只有全社會共同參與,環保政策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