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視窗:歌仔戲演員的修為
歌仔戲演員在戲班成長,耳濡目染,許多曲調和動作,已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需稍加學習便能上手。但從龍套到被培養成為一個角色,卻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掌握適用的對白、懂得選曲用調,同時擁有良好的唱、唸技藝,是作為一個演員應具備的基本能力。而只有經過不斷的練習和用心體會,才有機會成為優秀的「做活戲」演員。講戲人只提供一個情節骨幹,期間的戲肉,需要靠演員以即興口白和唱詞填滿。
目前通行於歌仔戲演員常用的技巧,包括最基本與對手演員互動的「丟」和「接」,以及「包」、「救」、「順」、「切」等技巧;即興編唱詞則使用「押韻」、「平仄」、「增字」、「比喻」和「鋪張」等手法。具體的說,當一個演員上台,如何無中生有的說出獨白和對話?關鍵就在於聽講戲時,運用自己對事物、對人性的理解,去想像、設計自己飾演的劇中人物。從人物的身份、性格和處境入手,思想怎樣「找到話說」。經過「設身處地」說出來的話不僅成功建立「人物」,更因為戲曲「事隨人走」的特質,能夠透過「人物」建立戲劇中的「場景」。在團隊通力合作下,一個個「戲劇場景」便這樣被貫串起來,成為一齣完整的演出。每一位演員即興對話的當下,都須同時意識並照顧整個故事的走向和鋪陳,這使得演員表演的視野和認知大大的被提升和開發。
歌仔戲演員的文字修養主要依靠《歌仔冊》。《歌仔冊》源自「唸歌」,「唸歌」是農業社會台灣人民的主要娛樂,源自於民間傳唱的「歌仔」。「歌仔」在明末清初傳至台灣後,與地方流行的音樂結合,發展成「敘事歌」與「勸世歌」,曲調多採自台灣本地民間歌謠與閩南漳泉,最後成為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台灣唸歌。早期唸歌除了是民眾的娛樂,也是民間藝人走江湖的技藝。歌仔原本為口頭流傳的短謠,為了便利記錄與傳誦,開始將之編輯成冊,稱作「歌仔冊(簿)」,初為手抄,後來開始出現印刷本。將歌仔曲調吸收入戲,便是「歌仔戲」。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