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幼教事】及時糾正兒童惡習 引導正確善惡觀
進修幼兒教育專業時,有一科兒童發展/心理是必讀之科,其中絕大部分是西方學者的理論。兒童心理學起源於19世紀後半期的德國,生理學家和實驗心理學家普賴爾(W.T.Preyer)是兒童心理學的創始人。在西方,兒童心理學研究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以後,人文主義教育家,如盧梭、福祿貝爾等的理論與研究。
先秦已有心理學研究
事實上,雖然理論源自西方,但中國古代教育家在教育方法和實踐上也涉及很多兒童心理的方面,只是沒有將兒童心理學視為一門獨立科學。早在先秦時期已有與兒童教育及心理學有關的內容,後來也有兒童啟蒙讀物,如《倉頡篇》、《幼學瓊林》、《蒙求》等書籍。
有一本關於中國兒童教育及心理的書值得推薦,就是陳永明教授的《中國哲學童年的故事》,書中闡述了古代學者對兒童至成人的教育哲理。戰國時期儒家思想家孟子提出「人之初,性本善」,認為人性的善來自於「惻隱之心」。荀子則認為人性本惡,認為善來自於後天的人為教導。
提到性善與性惡的古老議題,我的思緒不禁飄向了北宋時期的傑出政治家、文學家及史學家司馬光。他的一生不僅跨越了四位帝王的統治時期,更因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首部編年體通史巨著《資治通鑒》而名垂青史,其影響力跨越時空,至今猶存。此外,童年時「砸缸救人」的英勇事跡(相傳發生在司馬光約七歲時),展現了他既有勇氣又具智謀的一面,這無疑是對人性本善理念的一個生動詮釋。
再將時光回溯至司馬光六歲的光景,那裏還藏着一個司馬光「剝核桃」的小故事。面對難以剝開的核桃,小司馬光一時束手無策,幸得家中丫鬟以熱水浸泡之法相助,難題迎刃而解。
然而,司馬光卻將這一妙計歸為己有,試圖欺騙自己的姐姐,這一行為終究未能逃過父親的慧眼,反遭父親嚴厲斥責。此番經歷如同一記警鐘,讓司馬光猛然醒悟,意識到撒謊是不應為之事,從此他下定決心,要改正這一錯誤,這一轉變無疑也是人性向善力量的體現。
以上司馬光的故事,分別表現了性本善與性本惡,但理論上的爭議,最終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引導人向善。孟子的善是人皆有行善的潛能,每個人的性善層次不同;荀子則認為,人是必須受約束、教誨,抑惡揚善,最後達到性善的表現和結果。
惡習可通過教育改變
正如宋代《三字經》所載,「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之性為習慣性,習慣性會隨環境而改轉。每個人生來,便需要父母師長的指引及教導,習得好行為,《三字經》教導孩子學習專心,鼓勵孩子學習時要專心致志,不能光說不練;同時,為了養成良好的品格,師長要引導孩子迎難而上、樂於行善、與人和諧,因此,教育時更需要懂得因材施教,對孩子的要求合情合理,鬆緊有致。
經過良好教育、追求性善的司馬光,為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忠於君王、取信於人,恭敬、節儉、正直,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具法度,一言一舉合乎禮節,不但是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更被奉為儒家三聖之一。
梁可茵老師(學研社成員,從事幼兒教育寫、教、編達二十多年,在書海澀論中尋找方便之門,喜歡發掘兒童行為背後的心路歷程,現為自由撰稿人,並把好奇投向歷史上小屁孩的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