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戲曲長河裏閃爍的遺珠——讀《戲曲諺語》有感
《戲曲諺語:中國戲曲藝術的祖言》
作者:劉克定
出版社:American Academic Press
早前,劉克定先生給我寄了本美國學術出版社出版的《戲曲諺語》,這是一本中國古代戲曲藝術諺語,被稱為「祖言」。我離開深圳去新華社工作已30餘年,我很驚詫,幾十年過去了,他對戲曲藝術仍然有着近乎「無理」的執愛。
研究戲曲是個冷門,研究戲曲諺語更是冷門中的冷門。在中國浩如煙海的書庫裏,還找不到與此相關的書籍。清人杜文瀾的專著《古謠諺》,全書一百卷,都沒有記錄一星半點戲曲諺語。
中國戲曲已有兩千多年漫長的歷史,而戲曲諺語是用口口相傳來延續文明。成了「傳言」的藝術,它在戲人與觀戲人中有着極具權威的「潛規則」,成就了一段傳奇。戲曲史家蔣星煜在此書的序言談到《戲曲諺語》折射了戲曲的發展、流變,以及戲曲與生活的關係。
中國古代戲曲有過輝煌,有過凋敝,它伴隨着朝代更迭,政治、權力的無常而風雨飄零。戲曲就是在這種無常的環境中成長着。書中「唐三千,宋八百,道不完的三列國」,道出了川劇的歷史,如書中道,「同樣的『列國』,川劇演起來就潑辣、生趣,道白妙趣橫生,唱得也夠麻辣。其昆、高、胡、彈、燈五腔融於一體」。弋陽腔是南戲的四大聲腔之一,是典型的高腔,後又融入昆腔,成就了清麗柔婉、俊雅悠揚的「水磨調」,產生了新的昆腔,道明了中國不同的劇種也在不斷地互相吸收融合。
「請君更看戲中戲,對影休推身外身」,這是皮影戲的本質特徵。皮影戲產生於秦漢時期,湖南的「影子戲」、湖北的漁鼓皮影、甘肅的「吼塌窖」都各具特色,可惜的是時至今日,皮影戲幾無蹤影,甘肅環縣的「吼塌窖」已入了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只能以此「殘體」享譽世界,為國爭光。「有口無口口代口,是人非人人舞人」,說的是產生於漢朝的木偶戲,亦稱傀儡戲,可見我們從古代戲曲的諺語中能一窺戲曲延展的脈絡。
中國戲曲起源於漢朝圖騰崇拜,王國維認為巫覡活動是戲曲萌芽所在。而到隋朝百戲雜陳的景象已經形成,薛道衡詩云:「萬方皆集合,百戲盡來前,臨衢車不絕,夾道閣相連」,一語道盡隋朝戲。安史之亂使唐王朝衰敝和離亂,迫使眾多宮廷藝術家走出宮廷「下海」謀生,反而使戲曲藝術走向了成熟。以至後來宋朝的「瓦舍」成了民間藝術演出的重要平台。12世紀前期,南戲形成,13世紀前期,元雜劇形成,標誌着中國戲劇完全成熟。元朝不從漢人中選拔人才,科舉被廢,知識分子仕途被阻,形成了又一次文人集體扎堆「下海」搞戲曲,又成就了元雜劇的繁盛。同期的南戲受程朱理學不喜,只得偷偷在民間野蠻生長。而後的北藝南遷,水土不服,再加上科舉恢復、仕途開啟,戲曲人才走失,北戲衰落,一抑一揚,南戲又開始興盛。你方唱罷我登場,中國的戲劇就是在這樣雙線並進、交錯映照中曲折發展、流變。明《牡丹亭》代表了中國戲劇世紀性的豐收,清《桃花扇》象徵着中國古代戲劇的落日餘暉。
說到戲曲與生活的關係,《戲曲諺語》中收錄了朱元璋的半副對聯,「湯武淨,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道出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道理。 古代藝人幾乎生活在社會苦難的底層,視「戲」為賤業。《戲曲諺語》書中有「在棚頂做六國丞相,落棚下無錢買豆醬」,這也道明了藝人還處於「討生活」的階段,書中諺語「絲羅包窮骨,老來叫化坯」,就是一種真實的寫照。「五年的胳膊十年的腿,二十年練不好一張嘴」,戲要演好不容易,用戲討生活更不容易。不管容易不容易,都是番事業,事業就要求精,「熟戲要當三分生,練成再加三分工」;藝人還要有的德行,「三分戲品,七分人品」;還要有風骨「寧教藝壓錢,不叫錢壓藝」。
我覺得戲曲諺語也如一粒關漢卿的「銅豌豆」,劉克定先生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在千年的戲曲藝術沃土中去尋找、挖掘這顆「銅豌豆」。《戲曲諺語》又把這顆「銅豌豆」的種子撒向了現代藝術的沃土裏。●文:嚴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