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同拓展多元融資渠道

  新一批銀債首次放在基建債計劃下發行,發債所得收入有機會投放於長遠基建工程。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梁躍昊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是次改動屬於新思維上改變,將發債所得投入香港,推動香港本身經濟發展,而有關基建「睇得到,摸得着」,市民有機會直接參與基建工程的投資,屬於一個好的利民政策。他認為,是次透過發行銀債去募集基建發展資金,更反映政府正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有助分散風險,對政府而言屬於「好的轉變」。

  銀債向來都被視為變相「派糖措施」,梁躍昊指是次政府發銀債提供保底息4厘,及改按在基建債計劃下發行,除了為市民提供「甜頭」及增加市民對基建項目的參與感外,亦有助政府紓緩現金流,因為通常基建牽涉投資龐大,而且未必可以在短時間內收回成本,是次舉動反映政府正採取多元化融資方法,因為透過發債可以在短時間內募集資金,有助政府資金流轉,而市民資金亦可以有更多出路,以及最重要的是可推動本港零售債券市場,稱得上是「益街坊」的利民政策,是真正幫助香港經濟的長遠發展。

  他又特別提到,特區政府現時負債比率比起外國政府為低,因此市民無需太過擔心是次發債會增加政府的債務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