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雕塑家瑪蒂奧·培利思個展 古典寫實人像掙脫「迷牆」 撫慰眾生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古典雕像描繪理想化的人體,它們呈現出的姿態健美,動作優雅,但你是否見過「掙扎」的古典寫實雕像?意大利雕塑家瑪蒂奧·培利思(Matteo Pugliese)再度蒞港,於季豐軒畫廊呈現「銘—瑪蒂奧·培利思個展」,今次展出的四十多件作品,包括了雕塑家最著名的「迷牆」「守護者」「甲蟲」系列,以及近作「大地之母」及「破碎」,我們可從掙脫束縛的「迷牆」看起,培利思二十年間的藝術蛻變,盡在眼前。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瑪蒂奧·培利思生於1969年,這位自學成才的雕塑家於米蘭大學讀文學出身,2001年才投身於雕塑創作,但迄今已在意大利及海外舉辦了三十多次個展。他的雕塑作品之所以廣受歡迎,是因為其融合了古典寫實主義與當代情感。他所創作的人像承襲了古典雕塑的比例精準、栩栩如生,其姿態卻打破了固有印象。「創作雕塑是我釋放情緒的方式,我希望觀眾也能從那些姿態與表情中看到他們自己某個時刻的樣子,和他們的情緒。」培利思說。
從自我的掙扎開始
培利思最為知名的「迷牆」系列,人像的四肢部分被埋封於牆壁之內,刀刻的皺紋包圍着緊閉的雙眼,令觀者一眼就察覺其中靈魂深處的痛苦。儘管掙扎,但這些人像都帶着一份毫不妥協的抵抗與力量,彷彿自由就在觸手可及的眼前。這一系列是培利思早期的創作,當時讀現代文學畢業的他想要從事藝術行業,但不得家人理解與支持,他將這種痛苦的情緒糅進自己的創作之中。「這些鬥士一直試圖擺脫牆壁的囚籠,克服眼前的現實,他們總是孤身一人。」培利思說,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會遇到這樣的鬥爭,想要掙脫自己的局限和邊界。「曾有觀眾問我為何這些人像都不望着觀眾,而是沉浸在自己的強烈情緒之中。其實那些雕塑就像一面鏡子,也許能映照到你生命中的某個痛苦時刻。若我們能在那個時刻以上帝視角觀望自己,看到的就是那樣的形象。」
而關於「迷牆」系列的轉折突破,我們可以看向作品《交託》和《破碎》。《交託》靈感來源於藝術家兒時的遊戲:一人向後倒,依賴背後的人會接住他。藝術家筆下人形脫離牆壁桎梏,在虛空中將落未落,憑信念把自身交予命運與未知之數。《破碎》中,藝術家則把人體摔碎分割成斷肢,再將其修復,呈現出創傷後又癒合的經歷,象徵由滅亡開啟更新,達至重生。
探索當代雕塑疆界
二十多年來,「迷牆」系列仍發掘着觀眾與自我身陷的困局不斷鬥爭的場景,但藝術家的探索不止於此。培利思的多元文化背景令他深知,在自己成長環境下的塑造並非必然。自九十年代始,他就廣從不同文化和神靈傳統汲取創作啟發,包括藏族、瑪雅、埃及、日本、美洲和非洲等。他將這些文明體系裏象徵守護的圖騰形象注入作品,探索跨越文化的普世渴求,「守護者」系列因此而誕生。這些雕像由陶土、青銅或大理石製成,如近一米高的《日本武士守護者(八)》,用上極難處理的保納佐大理石,通體雪白夾有紋理,它象徵着權力、財富和宗教虔誠。新作「大地之母」(Pachamama)系列創作於2023年,名稱出自南美洲安第斯高原土著所奉神靈,該神被視為大自然中豐饒生命的源頭。培利思跑到自十七世紀以木雕工藝聞名的加爾代納山谷,首次以胡桃木創作雕塑,這件作品反映出藝術家針對人與自然共處之道的深入琢磨。
培利思亦有以玻璃、陶瓷製作的作品,對於雕塑的媒介他有着強烈的探索慾,時常在意大利四處尋找材料大師,一些玻璃作品就是在拜訪威尼斯的玻璃大師所做。另一風格迥異的「甲蟲」系列,靈感來源於他在撒丁島童年的夏天,他與表親在甲蟲的外殼塗繪上多姿多彩的圖案,迷惑了不少業餘昆蟲迷,使他們誤以為找到了罕見的標本。培利思還採用了古老的「第三次燒成」(third firing)法,為外殼再添金屬幻彩,近乎暗夜星輝。
「銘」所展出的三組系列創作,呈現培利思的生命歷程,探討脆弱與堅韌,乃至個體、信念與重生等議題。「迷牆」中的焦慮,也許能被「守護者」的堅定和「甲蟲」的記憶淨化,從而自我平復。培利思的雕塑凝練成別具意義的記憶珍寶,觀照着世人的情緒與生命起伏。
展覽 「銘—瑪蒂奧·培利思個展」
展期 即日起至11月2日
地點 香港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總部大樓地下01-G04-G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