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編製私樓「預防性維修」指引
【大公報訊】市建局團隊制定「預防性維修」策略,包括編製一套適用於一般私人樓宇的指引及範本,現時已進入最後階段,並正整理收集到的意見,將指引及範本標準化和規範化,計劃今年第四季上載至市建局的「樓宇復修平台」網站,供業主和物管公司參考和使用。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昨日在網誌表示,舊樓業主和業主立案法團在籌組樓宇復修工程時,普遍面對困難,令失修問題愈見嚴重,市建局編製的指引及範本,系統地列出私人住宅及綜合用途樓宇和屋苑,日常和非日常維修保養工程項目的種類、檢驗周期和維修方法,除了包括《大廈公契指引》臚列的12類樓宇結構構件和公用設施,更進一步將大廈的公用停車場、會所、保安系統,以及室內公用部分,例如地下大堂、走廊和後樓梯的牆身飾面等,合共20類公用設施項目包括在內,令保養計劃所涵蓋的範圍更全面和廣泛。
韋志成提及,廉政公署與競爭事務委員會早前展開聯合行動,成功搗破一個樓宇維修工程貪污和圍標集團,其中,有涉案的工程規模龐大、項目繁多,令維修合約金額達2.6億港元。事實上,若大廈或屋苑及早制定樓宇保養措施和周期維修計劃,將維修工程「拆細」,並在不同階段招標,相信可減低因大額維修費用而被圍標的風險。
另外,市建局今年4月推出「預防性維修資助計劃」,為業主和法團提供技術支援和資助,截至今年8月,市建局收到五宗申請,涉及超過4200多個的住宅單位。市建局將加強宣傳推廣「預防性維修」的工作,令有關概念更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