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經濟」與「野豬經濟」
劉予涵 學研社成員、傳媒人、政策分析師
最近大熊貓「盈盈」誕下龍鳳胎,中央新贈送的一對大熊貓又即將來港,於是旅遊業界、議員及官員開始集體暢想「熊貓經濟」,希望藉大熊貓的到來推動經濟,帶動各行業發展。 的確,市況低迷,香港需要強心針,但再急也不能亂打針。
大熊貓在香港已不是新事物,再多幾隻沒有本質區別。作為旅客主要來源的內地,各大城市動物園都有大熊貓,遊客很難將此作為選擇來港的決定性因素。對於有人提議做大熊貓周邊產品,但這難道不應是成都的特長嗎?本次奧運健兒訪港,特區政府準備的歡迎禮包裏面海洋公園公仔選的是企鵝,而非大熊貓。可見即便大熊貓是「鎮園之寶」,從邏輯上很難成為香港「吉祥物」。
制訂政策需要思考也要用心觀察。香港的確有很多未開發的價值可以推動經濟。舉例,如今戶外運動在全球興起,愛好者在世界各地尋找挑戰與美景。香港山海一體的地理環境簡直獨一無二,全亞洲都找不到「平替」。然而,至今旅遊業界都沒有設計針對遊客的「香港自然之旅」。行山、出海、露營、滑翔傘,還有各類水上運動等項目都處於「野生」發展狀態,遠未有形成產業。當遊客已經開始看到香港這些「冷門熱點」,香港依然在購物天堂和主題公園的思維中打轉。
再舉一例,上小紅書隨便看看就會發現,如今香港最紅的動物是野豬。內地遊客分享各種在香港偶遇野豬的場景,點讚極多,反應熱烈,背後體現的正是人們對香港「大城市+大自然」獨特魅力的欣賞。為何不轉變思維發展「野豬經濟」呢?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讓大家去感受城市與自然的交匯。
再想深一層:有熊本熊,就不能有「香港豬」嗎?幽默又有梗,難道不是更有意思?
其實筆者並非想論述野豬就一定可以帶動經濟,而是香港不應該路徑依賴,政策要有創新,抓重點。說到抓重點,要想辦法把最強的金融和貿易做得更好。客似雲來,八方來財,自然就有人消費,有經濟增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