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估總體經濟走向

  羅文華 香港銀行學會考試審核委員會委員

  近二十年不斷出現各種國際總體經濟衝擊,大多由華爾街引發,例如2008年雷曼事件等,但沒有一個計量經濟模型能夠成功預測這些不規則循環及走向。有鑑於此,企業家應建立自己的判斷力,從實體、金融,以及全球經濟等層面進行評估。

  2021年,全球供應出現瓶頸及需求強勁導致價格飆升,人們普遍認為,失控的通脹會把我們帶回上世紀七十年代由石油危機引發的超級通脹。結果正好相反,通脹在一年內從9.1%下降至略高於3% 。2022年,當美聯儲把短期息率不斷調高時,人們預期新興市場將出現大量債務違約,但此令人擔憂的事件並沒有產生。

  對企業主管與投資人而言,這類落空的預測帶來財務代價。倘若汽車製造商2020 年誤將新冠疫情引發的短期經濟衰退,解讀為長期蕭條,因而縮減生產規模,裁減人手,便會因此錯失其後強勁的銷售機會。假警報會不斷出現,如果企業主管不去了解這些主導經濟的變化實際上是由哪些力量造成,面對搖擺不定的經濟狀況,便會很難保持冷靜和觀察力。

  企業主管如能養成兩種能提高對經濟判斷力的分析習慣,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開假警報:

  (1)放棄單一模型的心態。沒有一個單一模型能夠持續提供精確的經濟預測。總體經濟很倚賴情境,而且使用的樣本規模也很小,各種影響實體經濟的參數不斷變化,因此模型產生出來的預測不一定可靠。

  (2)學習作判斷。要更能深入了解總體經濟的表現和趨向,企業主管必須培養情境覺知的心態,聚焦於因果關係,用自己累積的經驗作出判斷。

  企業主管的工作重點在於應對不確定性。評估經濟表現和走向,要結合知識及經驗,不懈地學習,培養更敏銳的判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