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揭嫦六着陸區岩漿活動

  研究發現遍布侵入式產物 助解月球二分性起源

  嫦娥六號今年6月成功攜帶1,935.3克月球背面樣品返回地球,是人類首次獲得月背土壤樣品,被認為是解答月球正背面「二分性」難題的關鍵,有助填補人類對月背的知識空白。香港大學團隊利用遙感數據,對嫦六着陸點及其周邊的侵入式岩漿作用進行綜合研究,顯示侵入式岩漿產物在嫦六着陸區分布廣泛,可望對嫦六月壤樣品中深成岩成因的研究具重要啟示,有助科學家將來認識月球背面其他區域。在該研究的基礎上,港大將尋求申請嫦六樣品進行研究,並更深入參與國家月球探測工程。

  月球岩漿活動可分侵入式和噴出式兩類,其產物蘊藏月球內部及熱狀態等信息,惟目前相關研究還未夠充分。為豐富未來月壤研究的基礎,港大地球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錢煜奇、教授Joseph MICHALSKI、講座教授趙國春及其研究夥伴,利用遙感數據,對嫦六着陸點及其周邊的侵入式岩漿作用進行了綜合研究,並於著名學術期刊《天體物理期刊通訊》發表相關成果。

  研究發現侵入式岩漿的作用,在嫦六着陸點的月球南極—艾肯盆地區域分布廣泛。它們以不同形式存在,包括撞擊坑下部橫向擴展形成的岩席、顯示重力數據的線性和環狀岩脈,以及具有明顯光譜特徵的鎂質岩套等。這些觀察,與盆地內中等厚度的月殼,較傾向於受岩漿侵入的機制相脗合。港大分析,嫦六任務在此地區進行採樣,極有可能採集到該處經撞擊挖掘並飛濺至採樣點的深成岩,這方面可通過樣品分析作進一步驗證。

  極可能包含鎂質岩套物質

  研究並進一步對嫦六採樣點的潛在侵入岩進行溯源,認為嫦六樣品中極可能包含鎂質岩套的物質,這些物質最初是於艾肯盆地東北部的阿波羅盆地西部峰環形成,並經撞擊坑所拋射而來,為這類神秘岩石於月球的形成提供重要資訊。研究月背這些未被採樣的侵入和噴出岩,將有助於解答月球科學的關鍵問題,如月球二分性起源、早期演化和二次月殼形成等。

  月球樣品研究領軍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獻華表示,這項研究成果為嫦六樣品中侵入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質框架,尤其是當中的鎂質岩套物質,「現時科學家尚未掌握該類岩石的成因和年代學,我們這次的發現,將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它們的起源機制。」

  趙國春認為,是次研究是港大深入參與國家探月科研的極好例子,為建設科技強國,及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