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跨境醫療需持續優化
「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計劃」昨日起再增加3個服務點,全都位於鄰近本港的深圳羅湖及福田口岸,標誌着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日趨成熟,港人北上就醫的便利性大大增強,能避免因本港醫療資源緊絀而錯過最佳診治時間,這是一項德政,也是社會進步的體現。政府應該加快與內地協商,持續擴大長者醫療券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適用範圍及優化跨境醫療,長遠有利長者跨境安老,實現多贏局面。
人到老年,身體健康狀況大不如前,各種疾病逐一顯現,各式醫療需求相應增加。然而眾所皆知,本港醫療系統瀕臨爆煲,每逢節假日,各醫院急症室和住院病床爆滿。本港雖然多年前已推出長者醫療券,旨在通過財政誘因讓長者選擇私營醫療,減輕公營服務負擔,但因本港私營醫護資源同樣緊缺,導致政策效果不彰。近年大灣區內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高鐵和港珠澳大橋通車後,港人可以很快捷地前往其他大灣區城市就醫,與本港跨區候診所需的時間差不多,可以避免在本港通宵候診而錯過最佳診治時間的窘況。
「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計劃」的推出亦深受內地醫療機構的歡迎,昨日所見,有服務點更加增設免費專車接送,並推出香港長者醫療券專屬套餐,服務一流,與本港醫療現況形成鮮明對比。新增服務點之一的羅湖愛康健口腔醫院負責人表示,去年每月約有8,000名港人到醫院醫牙,今年已上升至15,000人,估計增加可用長者醫療券後,前往港人數量還會有明顯升幅。本港的醫務衞生局官員昨日實地走訪新服務點,樂見運作十分暢順,預計短期內會再開通多一些新服務點。
本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擴大長者醫療券於內地的適用範圍,不但有助紓緩本港醫療系統的負荷,其實亦能有效減輕基層因安老而衍生的種種負擔。隨着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基建的進一步完善,視像通訊可以很方便地與身在內地的長者面對面溝通,網購又能很方便為他們添置生活日用品,過去制約港人北上安老的因素大多已經不復存在。期待政府能加緊與內地相關部門磋商,進一步整合和優化兩地醫療銜接,包括跨境電子病歷互通以及推廣至大灣區之外,使港人的跨地域就醫和安老之路越來越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