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 局/二手藥料有四大來源 議員促徹查

  對於網上公然售賣公立醫院二手藥,藥物來源估計有四種可能,包括:病人剩餘太多藥物、病人試新藥後因不合適而賣掉、有人拾獲棄置藥轉售,並有所謂「職業病人」,求診目的純粹為取藥,然後出售圖利。

  《大公報》綜合病人組織、藥劑師、議員等意見及分析,相信二手藥的源頭,主要來自上述四種可能,當中的「職業病人」,據了解個別病人向醫生要求取得完整藥盒,方便轉售。翻查資料,2018年曾有媒體揭發,「職業病人」將抽筋藥和氣管舒張劑在網上平台轉售,一支由數十元到二百幾元不等,公立醫院每種藥16星期的藥費統一是15元,反映差價相當可觀。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凱欣向《大公報》表示,必須調查涉事的病人藥物源頭,究竟是病人本人出售,抑或是第三者獲得後轉售。她認為今次事件揭示,現時病人平均覆診時間較長,每次獲取的藥物較多,有機會造成浪費,但討論已久的「醫社合作」,病人透過社區藥房分期取藥,目前仍然未能普及,必須加快推行。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向《大公報》指出,確有病人會出售剩餘藥物,舉例一些「有需要時服用」的藥物,當病人用不完,便有機會基於減少浪費,於市面轉售圖利,也有病人應醫生建議試用新藥,卻因不合適棄用,相關藥物一般基於安全考慮,並不會回收,或有人避免浪費,選擇平價出售。

  另外,部分二手藥物也可能來自拾荒者,從垃圾堆中拾獲後再轉售。彭鴻昌建議,政府建立「家居/院舍藥物中央回收制度」,方便市民棄置用不完的藥物。\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