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論事/香港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變革?\黃復觀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開啟了國家新一輪改革發展的時代大幕。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對於面臨內外環境深刻變化的香港來說,同樣要識變、應變、求變,通過改革實現更好發展。推進改革,香港社會具有較高的共識;如何改革,社會則意見紛紜。筆者認為,改革是一個系統性、持續性、制度性工程,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但香港迫切需要形成一個高度的社會改革共識,從制度的頂層設計、政府的管治理念、執行的程序要求,進行深刻的改變。當這一「架構」搭建好後,未來制定或推進一系列政策,也就水到渠成。

  第一,頂層設計上,切合時代潮流。

  提高發展水平,首要形成一套有效的制度。香港回歸之後,一直沿襲港英時代的做法,2002年特區政府推出的高官問責制,可以視作是第一次作出制度性改革。自此之後,受制於各種內外因素,尤其是在外國勢力的干擾破壞之下,香港的制度改革被異化成「政制改革」,完全走偏了路向,衍生出一系列的亂象。以至於20多年來,香港一直缺乏系統性的制度變革。所幸經過中央的一套組合拳之下,如今重回發展正軌,香港也因此能有空間去思考相關問題。

  香港目前需要推進制度性改革,尤其在於特區政府的治理架構上。當今世界百年未有大變局不斷從縱深演變,香港面臨的形勢早已不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形勢:從外部形勢而言,美西方的政治打壓不斷增強、不斷變化,香港的「國際空間」不斷收窄;從內部情況而言,傳統產業已面臨顛覆性危險,傳統優勢面臨後繼無力的挑戰;從社會結構而言,人口老化、青年發展等問題不斷疊加;從競爭能力而言,既面臨內地城市的壓力,更面臨外國地區的挑戰。這些都是深層次、結構性問題,如果不改革,仍然按目前的架構推進,而不可能真正改變香港所面臨的被動局面,更別說實現突破。

  因此,有需要從制度性的角度,進行深入的研究。這不僅僅只是涉及政府政策局的整合或改組,更涉及管治體系、社會運作的架構等變革。舉例而言,三中全會提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金融是香港的命脈,同時也是香港的「命門」,香港需要一套「金融穩定和發展的頂層設計」,以有效提升金融發展的水平成效、把握在國際上的金融話語權、為金融危機「備戰」。

  第二,管治理念上,跟上發展需要。

  談到香港的管治理念,很多人很容易想到的是「小政府、大市場」,並對此作出批評。這種觀點並沒有錯,但並不全面。香港要作出的改革,不僅僅是換一個名詞、換一個說法,關鍵是要建立一套在「一國兩制」之下,具有香港發展特色的管理思維、管治理念、管治策略,真正能有利發展、聚焦應變、強化動能。

  以發展創科為例,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對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作出了系統部署。例如,針對頂尖科技人才不足、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供需不匹配的問題,強調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針對原始創新能力還相對薄弱、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問題,強調加強有組織的基礎研究,鼓勵開展高風險、高價值基礎研究;針對科技創新組織化協同化程度不高、資源分散重複的問題,強調改進科技計劃管理,優化重大科技創新組織機制;針對高質量科技供給不足的問題,強調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

  香港管治理念的變革,關鍵在於要體現格局、作為。格局是要有國家發展的大格局,而不能只是香港自身發展為主;作為是要有以民為中心,開創局面、創新發展的意識。

  同樣以《決定》為參照,在促進創科發展上,香港在革新管治理念的基礎上,可以做的有很多。例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抓住支撐產業鏈、企業主體地位、科技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等重點環節,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制度政策體系。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更加積極、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等等。

  第三,執行層面上,強化主觀能動。

  香港特區政府向來以廉潔高效聞名於世,但不可否認的是,也存在一些形式主義、程序至上主義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背後,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後,在堅定維護「一國兩制」的基礎上,作出了不少的改變,成效顯著。但要從制度上強化執行層面上長期被詬病的問題,仍然需要不斷努力,尤其需要有「破」和「立」的變革。

  所謂「破」,就是要打破對港英時代執行政策的流程與方式的依賴。事實上,既要保障中長遠利益,也要確保短期成效。不能以所謂的「政策原則」否定對政策執行成效的要求。所謂「立」,就是要建立一套能適應香港當前及未來發展需要的落實、推進與督導機制。

  舉例而言,香港社會存在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香港與內地經濟愈來愈緊密是「有問題」的;因為這樣就等同放棄香港長久以來作為區域經濟發展龍頭的地位,應驗了香港「被邊緣化」的說法;而香港早前被形容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更成為這些人批評香港經濟發展走錯路的藉口。這種思維不僅存在於社會上,也存在於特區政府公務員身上。以至於,對於推進大灣區發展,往往被動式應對,當缺乏必要的指導理念、推進機制,也難以見實效。

  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曾指出:「希望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深入理解和領會三中全會精神,把握機遇,銳意改革,主動作為,加快推進香港由治及興。」銳意改革,不是走過場,更不是形式,需要以問題為導向、以制度為手段、以發展為目標的改革工程。筆者相信,在堅定「一國兩制」、堅定維護香港國際化特色的基礎上,香港改革必將迎來更光明的未來。

  智庫政策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