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獲提名「共和國勳章」

  表彰為新中國建設和發展作傑出貢獻

  8月12日,黨和國家功勳榮譽表彰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於『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的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公示說,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中共中央決定,開展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集中評選頒授,隆重表彰一批為新中國建設和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功勳模範人物。根據評選頒授工作部署,在各地區各部門反覆比選、集體研究的基礎上,經組織考察、統籌考慮,產生王永志、王振義、李振聲、黃宗德等4名「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

  王永志:中國載人航天「大總師」

  已故的王永志是原總裝備部921工程總設計師,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開創者之一,主持中國多型號導彈研製、火箭研發和參與制訂中國載人航天發展藍圖,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和載人航天事業作出傑出貢獻。

  王永志生前被稱為中國載人航天「大總師」。他先後主持六種航天新型號的首次發射,無一失利。他擔任運載火箭研究院院長任內,負責的11顆衛星均發射成功。他對自己的總結是:這一生做了三件事——把導彈準確送到需要的地方去,把衛星送到各種軌道上去,把中國人送到太空去。2010年5月4日,因在航空航天方面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火星和木星之間一顆編號為第46669號的小行星永久命名為「王永志星」。

  王振義: 發現抗白血病「特效藥」

  王振義是著名醫學家和醫學教育家。為了攻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這種最為兇險、病情惡化最快、致死率最高的白血病,王振義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全世界首創的想法——用誘導分化的理論讓癌細胞改邪歸正。在瑞金醫院一間四五平米的小房間裏,歷經八年的奮鬥和探索,王振義最終發現全反式維甲酸可以在體外將m3細胞誘導分化為正常細胞。

  找到「特效藥」後,他並沒有為全反式維甲酸申請專利,而是樸實的希望能讓全世界所有的患者都用得起這種藥。

  李振聲: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

  李振聲是中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和農業發展戰略專家,系統研究小麥與偃麥草遠緣雜交並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種,開創了小麥遠緣雜交品種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的先例。

  上世紀50年代,中國正經歷着嚴重的小麥條銹病,一旦感染就會減產30%到50%,甚至絕產。1978年,李振聲帶領課題組「鏖戰」22年的成果——高產、抗病、優質的小偃系列小麥新品種,在初步生產推廣應用中取得良好效果。李振聲也從20多歲的小伙子變成年近半百的「老李」。

  黃宗德:抗美援朝戰爭立奇功

  此次「共和國勳章」四位建議人選中,有三位都是著名科學家,黃宗德是唯一的例外。但了解過他事跡後,相信所有人都會深受震撼。1931年,黃宗德生於山東榮成,17歲入伍投身革命,先後參加渡江戰役、江西剿匪、抗美援朝戰爭,榮獲「二級戰鬥英雄」、勝利功勳榮譽章,被朝鮮授予「一級國旗勳章」。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黃宗德所在部隊於1953年初,堅守平康正面陣地,當面之敵是美3師15團。為了改變整個前沿陣地的被動局面,2月27日夜,黃宗德率領全班機智地突入敵陣地,迅即解決了敵哨兵,同時將手榴彈、炸藥包投向敵人各個地堡裏,炸得敵人暈頭轉向,鬼哭狼嚎,僅十幾分鐘,就消滅了敵人一個加強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