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發揚獅子山精神 開創由治及興美好未來

  在剛剛結束的巴黎奧運會上,雄壯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共42次響起。其中,國家代表隊共摘下40枚金牌,創造了境外參賽的最好成績;香港隊取得2金,寫下香港奧運史新紀錄。國家隊和香港隊雙雙告捷,振奮人心。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及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分別為香港奧運代表團發來賀電,勉勵香港健兒以更加優異的表現,進一步激勵全體港人凝心聚力、砥礪奮進,全力拚經濟、謀發展,為開創香港由治及興的美好未來,繪製「一國兩制」更加豐富多彩的美麗畫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昨日是巴黎奧運會最後一日,在金牌榜上一直競爭激烈的中美兩國誰能笑到最後,成為最大看點。此前中國隊已將39枚金牌收入囊中,平了倫敦奧運會的紀錄,暫居金牌榜首位,美國則以38枚金牌暫居第二位。隨着李雯雯如願奪得女子舉重81公斤以上級賽事的冠軍,為國家隊拿下第40枚金牌,美國隊也是40枚金牌。中美在奧運會金牌榜並駕齊驅是歷史性的,引起廣泛解讀,堪稱世界百年變局的標誌性體現。

  在今次奧運會上,中國隊創造了多個歷史紀錄。跳水「夢之隊」包攬8枚金牌,國乒隊包攬5枚金牌,都是奧運史上的第一次。在拳擊、射擊、花樣游泳、藝術體操、田徑等項目中,亦有新突破。特別是,潘展樂奪下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打破了美國人一直壟斷的局面;鄭欽文以黑馬姿態歷史性奪取女子網球冠軍,證明中國隊不僅鞏固了傳統優勢項目的優勢,亦向新領域發起有力衝鋒,並在一些新領域挺入國際領先行列。相比一些國家運動員捲入禁藥醜聞,中國隊堅持拿道德的金牌、風格的金牌、乾淨的金牌,以昂揚的鬥志、頑強的作風、高超的技能,書寫了中國體育昂揚奮進的嶄新篇章,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力量,傳遞了中國聲音和中國精神。

  在國家隊經歷一個又一個突破和超越之際,香港隊也創造了2金2銅歷來最好成績。兩枚金牌分別由「劍神」張家朗、「微笑劍后」江旻憓取得,其中張家朗成功衛冕,這也是劍擊領域半個世紀以來的首次衛冕,彰顯了這塊金牌的分量。劍擊是歐洲國家的傳統強項,香港運動員分別在決賽中擊敗法國和意大利對手,意義非凡,昭示香港劍擊水平躍居國際一流水平,刷新了國際社會對香港的認知。另外,「香港飛魚」何詩蓓繼續其一貫的精彩表現,為香港增添兩枚銅牌。參與其他項目的香港運動員亦是全力以赴,以精湛表現贏得觀眾的掌聲。

  香港一直以國際金融中心傲視全球,過去在體育競技方面不算擅長,滑浪風帆運動員李麗珊為香港摘下奧運首枚金牌已是相當遙遠的回憶。香港運動員近年在各類賽事上進步神速,包括在東京奧運會取得1金2銀3銅共6枚獎牌,事隔3年後的巴黎奧運會更奪下2金,一再創新紀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事實證明,有耕耘就有收穫。這些年來,特區政府高度重視體育運動,投入大量資源發展精英體育及群眾體育。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指出,在2024/2025年度,政府透過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對體院的撥款達9.416億元,相比5年前增加40%。舉例說,香港運動員的獎金高居世界第一,其中金牌獎金達600萬元,成為本屆奧運會上的一個熱門話題,這足以體現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對發展體育的高度重視,也為年輕人職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出路。隨着啟德體育園即將建成啟用,香港發展體育運動的條件更加優越。

  香港運動員平時訓練刻苦,精益求精。在比賽期間展現出來的堅韌不拔、頑強拚搏精神,更是令人動容。江旻憓前兩次參加奧運皆鎩羽而歸,其間經歷過左右膝蓋韌帶斷裂的嚴重傷病,但她不言放棄。今次奧運會上,江旻憓一路過關斬將,挺進決賽,不過她一開始就以大比分落後,但江旻憓沉着應對,一分一分追上來,最終「決一劍」致勝,整個過程驚心動魄。張家朗同樣是後來居上,到了「決一劍」階段,由於爭議性的裁決,實際上變成「決三劍」,最終張家朗不僅贏在實力上,也贏在風格上。香港運動員在賽場上展現「打不死、摧不垮」的獅子山精神,為港爭光,為國爭光,完美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詮釋了獅子山下奮鬥拚搏的精神,巴黎奧運會亦因此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和「香港特區故事」的有效平台。

  香港體育突飛猛進,離不開國家的全力支持。事實上,香港有不少運動員、教練員來自內地,他們為香港體育事業帶來新鮮血液和經驗、視野;香港運動員經常到內地集訓,既彌補了香港有關設施不足的缺點,更有機會與國家隊隊員交流切磋,這對提升香港運動員的成績大有裨益。隨着國家隊的競技水平越來越高,香港運動員得到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如虎添翼。香港健兒在未來的各種賽事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實現更多的突破,這是完全可以實現。

  體育比賽的魅力,不僅在於推廣大眾運動,也不僅因為緊張激烈的賽事為人們帶來娛樂和放鬆,刺激消費,更因為健兒在賽場上的昂揚鬥志和奮勇拚搏精神,為全社會帶來正能量,為年輕人樹立逆境奮鬥、追逐夢想的榜樣。這種拚勁激勵香港市民再接再厲,在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發揮獅子山精神,同心同力,自強不息,勇於創新,積極識變、應變、求變,為推進香港由治及興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