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宣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重大任務 專家:強化問題導向解決民眾急難愁盼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簡稱「《決定》」)明確宣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決定》重申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就業優先政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等,並首次提出「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多位專家對香港文匯報表示,本次全會民生領域的改革突出問題導向,着力解決民生領域的痛點、難點。他們強調,就業、生育、醫療、養老等,並非一個個孤立的問題,需要「算總賬」,改革應把增進民生福祉體現在全過程、全方位,實現目的、過程、結果的有機統一。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瀚林、凱雷 北京報道
山東省費縣人胡興俊就職於北京一家正規物流企業,但妻子劉霞屬於「靈活就業」者,除了收入不穩定,社保繳納也時斷時續。來自農村的母親每月養老金只有幾百元,常從事日結工補貼家用,老人還一直盼着小兩口盡快生兒育女。「只要不遇到傷病,我們一家人的日子還過得去,但平日不捨得消費,掙了錢就趕緊存起來。」他坦言,生活缺乏穩定給一家人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影響着對未來的規劃和安全感。胡興俊一家的生活境況不是孤例,接受採訪的眾多家庭都提到,在三中全會出台的各項政策中最關注的就是民生。有專家指出,《決定》涉及民生領域改革的顯著特點就是突出問題導向,着力解決民生領域的痛點難點問題。注重從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準改革發力點和突破口,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不遺漏困難群體就業
《決定》強調,高質量就業是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關鍵所在,提出完善就業優先政策。2024年高校畢業生超過1,170萬人,有人說這是當下最突出的「包袱」,也有人說是未來五年最嚴峻的「挑戰」。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熊程認為,每年千萬人規模的高校畢業生,都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寶貴財富」。
「因形勢與市場的變化,高校畢業生就業挑戰不小,從供需匹配看,行業市場人才需求端與高等教育人才供給端存在一定錯位。」熊和強調,「有活沒人幹」和「有人沒活幹」的就業結構性矛盾目前仍較突出,特別是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興起,催生了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對畢業生就業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熊程表示,緩解年輕人「就業難」需要各地區、各行業聯動,全社會多管齊下,包括企業增加崗位資源「供給量」;學校提升人才供需「適配度」;營商環境激勵年輕人自主創業,從提升創新人才培養質量、有力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戰略維度抓就業。「同時,在新就業形態下,不能遺漏那些年齡偏大、文化偏低、技能不足的困難群體,要讓他們更容易找到門檻低的合適工作。」
設法增加工資性收入
收入分配是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直接的方式。《決定》提出,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羅楚亮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四個組成部分,其中工資性收入的佔比超50%。他強調,增加低收入群體的收入,主要還是設法增加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並在依法保護合法收入的同時,防止兩極分化、消除分配不公,包括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加大抵扣力度,規範資本性所得,加大對壟斷行業薪資、福利管控等。
增強居民醫保支付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水雄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就業、醫療、生育和養老等,共同構成了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基礎。民生領域的各個方面並非孤立存在,它們之間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例如,就業機會的增加可以提高收入水平,進而增強居民對醫療服務和養老保障系統的支付能力。而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可以減輕因疾病或失業帶來的經濟壓力,從而增強民眾生育意願。」
王水雄認為,解決民生問題要把握「算總賬」,推動各類民生機制融合,善於從「解決一個問題」上升到「解決一類問題」,讓「為民造福」做到可持續、廣覆蓋。「我倡導實行每周四天工作制,給一部分靈活就業群體創造更好的工作、增收機會,另一些中等收入群體得以利用更長的休息日,扶老攜幼出行、運動、旅遊,滋養身心健康同時也將更好地拉動國民消費。」王水雄說。
民生領域改革重點亮點
◆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規範財富積累機制,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
◆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
◆推進基本醫療保險省級統籌,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
◆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有效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建立生育補貼制度。
◆發展銀髮經濟,創造適合老年人的多樣化、個性化就業崗位。按照自願、彈性原則,穩妥有序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瀚林、凱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