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晚年善養生 識揀路行「慳腳力」


  海園發表論文剖析長壽之謎 對照顧老年熊貓具參考價值

  香港海洋公園大熊貓安安於2022年7月離世,享年35歲,相當於人類的105歲,是全球最長壽雄性大熊貓。海洋公園在安安離世前進行一項長達31個月的研究,研究報告上月在《Zoo Biology》期刊發表,剖析安安長壽之謎。團隊用錄影機24小時多角度觀察及記錄安安晚年的活動軌跡和對棲息地喜好,發現牠約35%的時間用於探索,同時懂得選擇位置停留以減少體力消耗,此行為模式與野外大熊貓相符。團隊表示,有關研究對動物園如何設計熊貓場館、如何照顧老年熊貓等有參考價值,相信對即將迎接兩隻新熊貓來港有一定幫助。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

  在安安離世前,香港海洋公園研究團隊對牠的日常生活進行研究。2019年7月至2022年1月期間,該團隊反覆觀察其活動軌跡及對棲息地的喜好,累積觀察逾400小時。

  目前,大部分大熊貓的運動模式僅進行過野外研究,今次是首次研究在人類照顧下大熊貓的行走模式,為大熊貓生物學及生態學帶來難得貢獻。

  行為模式與野外大熊貓相符

  安安生前居於海洋公園香港賽馬會四川奇珍館內的兩個棲息地區域,均模仿自然丘陵條件,有草地、岩石、巢穴、平台等。團隊將兩棲息地的15條路徑分類為少於20度角的緩坡,和多於20度角的斜坡,並透過現場觀察和影片分析,了解安安對不同斜度路徑的喜好。

  研究發現,安安懂得透過選擇停留位置及路徑,減低體力消耗,上坡時傾向使用較平坦的緩坡,下坡時則會使用較斜的陡坡,有關行為模式和野外大熊貓相符。

  研究項目負責人及海洋公園公司高級研究員馬思慧(Dr Eszter Matrai)昨日向傳媒表示,分析動物的運動路徑,可協助評估牠們的健康狀況,而分析結果可提供客觀數據,顯示足部和肌肉骨骼系統老化、關節炎等疾病如何影響動物的生活模式。研究結果亦可用於改善場館設計,令動物棲息地更舒適。

  同時,研究還可啟發護理團隊根據動物年齡與季節因素所引致的行為變化,為動物制訂更貼身的護理計劃。「如果安安還活着,我們可以根據路徑監測結果,改變飼養方案,比如將食物放在不經常使用的路徑上,增加路徑使用均勻度,更充分地使用棲息地空間。」她說。

  研究助新熊貓適應環境

  中央政府將再向香港贈送一對大熊貓,馬思慧表示,暫不清楚具體安排,但今次研究成果適用範圍很廣,相信對協助新熊貓更好地適應環境亦有幫助。

  海洋公園表示,公園一直致力推動科學發展,透過不同研究協助提升動物福祉,並積極與學術界交流大熊貓知識,例如安排佳佳和安安的骨架用作獸醫學及教育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