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項目不同性別影響各異

  傳統的國際體育運動賽事一般根據運動員的性別而分為「男性項目」和「女性項目」。僅有極少數諸如馬術之類的體育運動項目是男女共同參賽的。

  然而隨着社會人群、取向多元化的發展,自2004年雅典奧運會開始,國際奧委會開始允許跨性別運動員參賽,但設置了嚴格的條件。所謂跨性別運動員(transgender athlete)是指通過變性方式,以變性後的性別參與運動競賽的運動員。即「出生時是男性,但自我認同為女性」的「跨性女」以及「跨性男」等。而除了「跨性女」與「跨性男」外,還包括了性別酷兒(雙性人)等性別認同。

  那麼在體育競技上,男女究竟存在多大的差異?記者查閱資料發現,男女在青春期之前,其實沒有顯著的差別,無論是身高、肌肉還是骨量。進到青春期之後,男性的睾酮水平會一下子升到女性的10~15倍。這個激素差異帶來了一系列的發育影響:男性平均高出12~15厘米,四肢也更長,會有更多的肌肉、密度更大的骨骼、相對更少的脂肪、更瘦的體重、更強健的結締組織。另外,睾酮會令骨髓產生更多的紅細胞,因此令男性血液的攜氧量更多。

  更多的紅細胞、更強大的心臟、更粗的血管和氣管,都會讓循環系統更強。這些差異都會帶來體能競技上的優勢。據資料顯示,賽艇、游泳、跑步的男女成績差異最小,在10%~13%;自行車、跳躍(比如跨欄,跳遠,跳高)、踢足球、網球發球、撐杆跳之類,男女差距在16%~22%;越是需要上身力量和爆發力的項目,差距就越大,比如排球發球、高爾夫的長打、舉重,男女差異在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