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期待完善鄉鎮醫院建設 提供便利化就醫

◆《決定》對醫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過去的重醫輕衞、重治輕防轉為預防為主、醫防融合。圖為2022年7月6日,長治醫學院和平醫療集團「第一村醫」壺關縣工作隊的醫生趙甘婷(右一)在為大峽谷鎮衞生院的村醫們上課。 資料圖片
◆《決定》對醫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過去的重醫輕衞、重治輕防轉為預防為主、醫防融合。圖為2022年7月6日,長治醫學院和平醫療集團「第一村醫」壺關縣工作隊的醫生趙甘婷(右一)在為大峽谷鎮衞生院的村醫們上課。 資料圖片

  退休公務員郭大伯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說:「醫院現在都普及了網絡掛號、自助機取號、掃碼付款,苦了我們這些不會用智能設備的老年人,看病反而成了心病,身體不舒服只好讓孩子請假陪着。希望政府能在推進就醫便利化上下工夫。」而在北京從事IT行業的李娜也談到,由於工作繁忙,小病小痛沒時間去醫院排隊就診,非常害怕小病拖成大病。她希望醫療機構能夠提供更加便捷的預約和診療服務,減少等待時間,特別是建立遠程醫療系統,能夠在家或者在公司接受專家的遠程診斷和治療,並且實現藥品快遞上門。

  加大護工培訓等方面投入

  「現在,大部分鄉村居民與大醫院有一定距離,不太方便老人、孩子就醫和探望,衞生所等機構的設施大都比較老舊,病房簡陋,護工都是附近村民,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希望國家能繼續加大鄉村醫院建設、護工培訓等方面投入。」山西長治人陶德說,《決定》提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強化基層醫療衞生服務,他十分期待相關政策落實。

  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虎峰談到,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衞生體系,《決定》對醫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過去的重醫輕衞、重治輕防轉為預防為主、醫防融合;由以治病為中心轉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由衞生健康的部門政策轉為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需要從理念觀念、體制機制、方法策略上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醫改工作不進則退,應根據客觀規律把握發展趨勢,統籌全局,兼顧長遠部署和推進。」

  鼓勵和保護民營養老機構

  「我在電視上看到,中央財辦副主任韓文秀在國新辦回應提問時明確『要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我舉雙手贊成。」2007年,閆帥從父母手中接過一家北京市民辦非營利性機構普樂園愛心養老院的經營權,此時的養老院僅入住五位老人。17年過去,養老院入住老人數達到了約160人,近年被評為三星級養老機構。他說,自己的夢想是辦一所人人住得起的養老院。

  「《決定》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這一點正當其時。」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對香港文匯報表示,我國養老產業的現有規模,嚴重滯後於居民實際需求。他建議,把政府和市場的作用有機結合起來,制定未來產業的頂層設計,充分發揮養老產業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潛力。「養老產業要有底線思維,也要有天花板的思維。中低收入群體應由政府進行託底保障,針對中高收入群體的養老服務則可以充分市場化運營,滿足差異化的養老需求。」

  金李指出,在鼓勵國企進入的同時,要鼓勵和保護民營養老機構。當前,民營市場化養老機構和相關產業發展動力不足,進展緩慢,歸根結底是市場化不足。近年來受到民意輿論影響,包括部分民營機構面臨爆雷、跑路問題,政府有強力接管的趨勢,如各地對民辦養老機構的整治可能抑制擠出了民間市場化力量,不利於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其實,很少人為了騙錢去辦養老事業,因為周期太長,騙子根本耐不住性子。出問題的機構主要還是因為經濟下行,各種風險凸顯,對他們還是應該支持為主。」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瀚林、凱雷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