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適應各國人民文化心理的中國敘事體系
如今的中國,是緊密聯繫世界的中國。隨着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喜歡中國文化,願意了解認識中國。這對提升中國國際傳播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決定》提出,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對此,多位專家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要重視推動中華優秀文化的當代性、國際化表達,加強與世界文化的緊密交流,以堅定的文化自信,為文化強國建設作貢獻。
《決定》提出,推進國際傳播格局重構,深化主流媒體國際傳播機制改革創新,加快構建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格局。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建設全球文明倡議踐行機制。推動走出去、請進來管理便利化,擴大國際人文交流合作。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教授郭媛媛表示,如今越來越多的文化精品走出國門,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在提升文化自信的同時,要有更多、更貼近中華民族優秀本質的闡發,實現中華民族文化的當代化、產品化、生態化。「中國人、中國事,中國思想、中國道路……我們有足夠豐富的故事元素,也有太多可供表達、講述的情愫。」她建議,在堅守中國立場的前提下,有方法、有針對性、有力量地講好中國故事,使國際國內受眾樂於接受並主動傳播,形成有生長力的文化軟實力、社會影響力。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亦表示,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要牢固樹立文化自信自強,要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作用,形成有力有效的對外傳播格局。最重要的是大力構建適應各國人民文化心理的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要把「誰來講、講什麼、怎麼講、如何講好」放在突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