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職專教育 優化進修就業階梯
盧偉國 立法會議員(工程界)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主席
中學文憑試早前放榜,今年有約4.9萬人參加,逾1.8萬人達到入讀大學門檻,其餘考生就要積極另謀出路。其實,本港升學途徑多不勝數,同學們除了報讀大學,還有其他選項。職業訓練局下學年將提供逾140項課程,近1.3萬個學額,土木工程及軟件工程等課程在最近幾年尤其受歡迎。無獨有偶,立法會近日就如何發展本地職業專才教育展開熱烈討論,相信對同學們也有所啟發。有志者事竟成,隨着各項就業與進修階梯的持續優化,畢業生升學路徑顯著擴闊。
本港部分行業存在「有人無工做,有工無人做」的情況。究竟香港的教育是否未能配合社會發展?我們需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呢?
本港教育在學制與課程設置方面,歷來側重傳統學術訓練,職業教育的價值及重要性未獲得充分認同和肯定,應用科目研習和職業技能培訓往往被忽視,這可以說是造成人力資源錯配的主要原因。踏入二十一世紀,全球進入了以創新科技帶動的知識型經濟時代,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發展「八大中心」。為了配合這個發展趨勢,必須推廣香港STEM(即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或者加上藝術(Art)的STEAM教育,將職業專才教育進一步納入資歷架構,加強與大專院校學位課程的銜接。特區政府應該更積極發展本地職專教育,提升職專教育地位,培育本地各級人才。
本人現時擔任職訓局工程學科顧問委員會主席,十分關注本港的職專教育議題。職訓局現已發展成為香港最具規模的職專教育機構,為不同行業培養專業知識與技能兼備的人才,每年為大約20萬名學生提供全面的職前和在職培訓,頒發國際認可的學歷資格。轄下的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高科院)提供應用科技為本的學士學位,課程是緊貼行業需求而開發,獲得行業認證,加強相關職業技能訓練,提升了職專教育的地位。
本港職專教育必須與時俱進,聚焦下列幾個方面的發展:
首先,特區政府應該以「八大中心」為主要分析框架,盡快開展新一輪人力資源推算,並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新型工業化的策略,就相關行業、職業及所需技能的需求進行大數據分析,更精準地訂立人力資源教育培訓包括職專教育的短、中、長期策略。
其次,當局應理順職專教育不同程度課程的銜接,並優化職專教育的進修路徑及晉升階梯,包括將職專教育進一步納入資歷架構,以及加強與大專院校學位課程的銜接,切合業界發展和科技轉變的需要。特區政府應增撥資源,把THEi高科院轉型為公立應用科學型大學,形成傳統學術與職業專才培訓並重的雙軌學制。
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要推動成立應用科學大學。2024年3月,香港都會大學獲教育局批准,成為本港首間應用科學大學。都大隨後又與香港機場管理局成立的香港國際航空學院簽署合作協議,合作培訓本地民航機師,令人鼓舞。
香港的職專教育水平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可,本港應發揮這方面的優勢,積極與其他地區建立職專教育的學歷和資格互認機制。
去年施政報告又提出2024/25學年起入學的指定全日制高級文憑課程外地學生,畢業後亦可留港一年找工作,獲得業界大力支持。事實上,學生邊工作邊進修也會收穫不少,特區政府應取消或調整現時法例對在港修讀高校課程的境外學生的兼職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