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明方向/代表委員:《決定》提升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 落實三中全會精神 擦亮香港「金字招牌」

  圖:多名政界人士表示,《決定》為香港指明了發展方向。香港應充分發揮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優勢,為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貢獻。
  圖:多名政界人士表示,《決定》為香港指明了發展方向。香港應充分發揮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優勢,為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貢獻。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昨日在北京會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一行時強調,香港要識變、應變、求變,通過改革實現更好發展。要以扎扎實實的工作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不斷擦亮香港的「金字招牌」,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多名政界人士表示,《決定》中提及的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等內容都為香港指明了發展方向。香港一直是國家聯通世界的「超級聯繫人」,應充分發揮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優勢,堅持多元化、多樣性的開放路線,在多個方面進一步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全社會要深入領會三中全會精神,以扎實的工作態度不斷擦亮香港的「金字招牌」。

  為港發展設下時間表路線圖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林建岳表示,《決定》強調,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不僅在社會制度方面是中西溝通連接的重要平台,而且保留普通法,投資、融資和商貿等範疇的法律和體制與世界主要經濟體接軌,深受國際商界及投資者的信任。香港應該充分發揮獨特優勢,更加積極主動助力國家全面開放,將聯通國際等優勢同內地市場廣闊、產業體系完整、科技實力較強等優勢結合起來,把香港打造成國家雙向開放的重要橋頭堡。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陳勇表示,中央始終重視香港發展。《決定》中提及的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等內容都為香港指明了發展方向,而2035年要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至2029年完成《決定》提出之改革任務等,也是為香港發展設下的時間表、路線圖。正如夏寶龍主任所說,中央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全力支持香港充分發揮獨特地位與優勢。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要深入領會三中全會精神,以識變、應變、求變,以扎實的工作態度不斷擦亮香港的「金字招牌」。

  發揮三大優勢 銜接改革之路

  全國政協委員、經民聯監事委員會副主席胡劍江表示,香港應盡快且更好地立足自身,充分發揮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三大優勢,將香港的發展之路與國家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之路有效銜接。首先,香港應利用好內地擁有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透過提供自身經驗、促進經貿往來等方式,實現有效的技術銜接和人才流動;其次,在推動社會高品質發展方面,香港可發揮專業服務業與基礎科研優勢,用好國際化平台,主動識變、應變、求變;此外,香港還要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吸引重點企業、人才、資金來港,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發展機遇,為香港發展開拓更廣闊的空間。

  全國政協委員凌俊傑表示,《決定》進一步肯定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成就,凸顯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對香港的固有優勢有明確的指引,鼓勵、督促粵港澳大灣區的進一步深化融合、高質量發展,為特區政府今後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他強調,香港要堅持多元化、多樣性的開放路線,鞏固原有的優勢產業的同時,充分利用好香港的區位、政策優勢,堅定地促進人才政策、人才體制的改革,在體制、機制的創新、優化方面做好探路者。

  新民黨副主席、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強調,香港要鞏固和提升自身的國際地位,更好地發揮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的作用,配合《決定》提出的要求,在多個方面進一步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她建議香港要聯合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結合當地強大科研成果轉化落地能力和製造能力,共同建設規模龐大、具全球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集群,也要做到外通國際市場,把國際最高水平的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引進來」,同時助力內地優質品牌和商品「走出去」。

  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