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升級/發展新質生產力 須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在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方面,《決定》強調要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分析,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是要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這就必須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
王一鳴表示,內地以間接融資為主體的金融體系,對傳統產業有比較成熟的融資模式,但在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支持方面,仍面臨科技創新的融資需求和傳統金融機構的風險要求不匹配不適應的問題。王一鳴認為,金融體系需要進行調整,構建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多層次體系。「《決定》圍繞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作出部署,一是要大力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創投股權投資和天使投資基金,滿足不同生命周期科技企業的資金需求。二要探索信貸融資支持科技創新的新模式,拓展商業銀行參與股權投資、支持科技創新的空間。此外,要提高金融機構運用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來精準地服務科創企業的能力,降低金融服務科創企業的隱性成本和風險。」
王一鳴認為,《決定》對科技金融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廣度和精度,形成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和融資模式。
對於下一步財稅體制改革,王一鳴表示,新一輪財稅體系改革的基本方向,核心就是增加地方財力,適當加強中央事權,使中央和地方事權財權相匹配。現在轉移支付規模接近10萬億元人民幣了,隨着地方事權增加,這種轉移支付模式已不適合完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提高市縣財力與事權相匹配能力。 大公報記者海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