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民生領域着墨多 增加改革獲得感

  圖:觀眾在北京服貿會的首鋼園區排隊使用數字人民幣。\新華社
  圖:觀眾在北京服貿會的首鋼園區排隊使用數字人民幣。\新華社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近日解讀三中全會《決定》時表示,此次三中全會部署全面改革有兩個重點,一是問題導向,改革要解決當下經濟社會運行的問題;二是改革要給民眾和社會改革獲得感,解決老百姓長期的民生問題。

  李稻葵表示,當下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其一是創新不足,往往被卡脖子,被動處於趕超地位。二是內需不足,經濟運行熱度不夠。「因此,當前在推進重大領域改革的同時,也應致力於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建議加大擴內需政策力度。」

  李稻葵指出,此次《決定》在民生方面為給老百姓增加改革獲得感,動了很多腦筋,着墨頗多。比如,全面取消就業地參保限制,給予地方政府房地產市場調控自主權,允許地方取消限購,探索房地產融資新模式等,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降低生育成本等。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指出,《決定》提到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目前有近3億農業轉移人口即農民工,已經佔到城鎮就業人員的近65%,但農民工在城鎮落戶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務仍未完全實現。王一鳴認為,三億農民工的消費潛力如果釋放出來,對擴大有效需求會有重大的推進作用。所以要把《決定》提出的改革落實落地,加快打通農民工在城鎮落戶的通道,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激發潛在的消費需求。

  大公報記者海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