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的棗
楊桃
很喜歡一款名為「紅棗嫁(夾)核桃」的小吃,紅棗去芯,放入核桃仁,是個既美味又有益的零食。古語有云:「日吃三個棗,一生不易老」,關於棗的功效,中醫認為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神農本草經》將棗列為上品之藥。
棗子的種類繁多,有人說搞不清大棗、紅棗、南棗和黑棗的功能。大棗其實是棗類的統稱,全都屬鼠李科-棗樹的成熟果實,名稱不同只因產地、形狀、製作方法等有別。有說因鼠李科的植物都帶有刺,故倉頡造字的時候,便根據這特點,用刺的偏旁疊起來成為「棗」字。
我們常吃的紅棗便是由新鮮的棗果曬乾而成。若是將鮮棗煮熟,晾乾後,再熏焙至外皮發皺呈烏黑色,便是黑棗的製法。蜜棗則用白糖或糖漿開水煮後再烘焙。至於南棗,炮製過程與黑棗近似,但較結實,是棗類中品質最佳的一種。紅棗與黑棗可入藥,但南棗卻多做食材,如乾果蜜餞。還有我很喜愛的南棗糕,此糕補而不燥,據說在清朝時已是乾隆皇帝的貢品。此外坊間買到的椰棗,屬於棕櫚科植物,是中東地區重要食物來源,雖然名稱與外貌跟棗類近似,但椰棗並不是棗。
相傳棗的命名是源於黃帝,有次他帶領眾臣狩獵,行至一山谷中,見數株結有果實的大樹,大家吃後都讚好,但不知果子名字,便請黃帝賜名。黃帝認為這果實解決了他們的飢渴,但一路上不易找,「找」與「棗」音近,於是便名之為「棗」。棗子雖有益味美,但吃時記得去核。棗核不但燥熱,還想起「棗核釘」是《神鵰俠侶》中裘千尺的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