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日常/適度自憐\米 哈
有一陣子,我讀了不少有關情緒支援的書籍,而其中一個我學會的道理是:不要以為我們一定可以安慰到別人。
五色令人目盲,有時候花多眼亂的術,反而叫我們看不清事情的本。安慰的技巧固然重要,它涉及方法與時機,但安慰的核心是同理心,而當我們真的有同理心,便會明白,當我們有親人離世、分手、自我崩潰時,旁人的安慰往往失效。
但失效,也要做,我們還是會主動去安慰自己珍惜的人,因為安慰,不一定為了功效,而是一種表達,表達我們的支持與陪伴,直至我們遇到了沉溺於自憐的人。
我安慰不了自憐的人,他們意志消沉瑟縮一角,而我每一句的鼓勵說話,都會成為他們進一步自憐的彈藥,他們的狀況就像北宋詩人王令寫道:「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晚春三月,杜鵑還是不捨春日將盡,晝夜悲鳴,到了半夜更是帶血鳴叫,不相信春天真的喚不回來。這隻杜鵑,就是典型的自憐者,旁人阻不了牠的悲鳴,也改變不了牠不相信春天已過的想法。
雖說旁人很難幫助自憐者,但事實上,自憐的人是在自救,只是自憐的分量要適可而止。德國哲學家舍勒(Max Scheler)說道,自憐的人透過想像力將自我站於自身之外,以「另一個自我」同情「可憐的自我」,從而產生憐憫別人而來的紓解感覺。
換言之,適度的自憐,還是有益。當事情不順遂時,偶爾讓自己放下身段,感受自己也可以有成為一名弱者的時候,接受自己也有脆弱、低落、可憐,這些都叫我們成為一個更有血有肉的人。如是這樣,我們可以自憐,但不必厭惡自己,我們只是看見了更完整的自我。
那麼,怎樣才是適度的自憐呢?大家都喜歡問這樣的問題,但我懷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道尺,心知肚明什麼是過分自憐。無論如何,適度的自憐,肯定是短暫的,更不應該傷及身體,不應該像杜鵑一般「夜半猶啼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