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新征程 文化強國/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圖:有學者表示,港澳業界可利用成熟的經驗和既有的市場優勢,積極投身到文化強國建設當中。圖為內地京劇表演團體來港獻藝。\資料圖片
  圖:有學者表示,港澳業界可利用成熟的經驗和既有的市場優勢,積極投身到文化強國建設當中。圖為內地京劇表演團體來港獻藝。\資料圖片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快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培育形成規模宏大的優秀文化人才隊伍,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教授郭媛媛告訴大公報,港澳企業在市場、資本運作等方面非常有優勢,在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之時,港澳業界可利用成熟的經驗和既有的市場優勢,積極投身到文化強國建設當中。\大公報記者 江鑫嫻北京報道

  培育規模宏大優秀文化人才隊伍

  《決定》提出,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體制機制,推動文化繁榮,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在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方面,《決定》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快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培育形成規模宏大的優秀文化人才隊伍,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郭媛媛表示,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核心目標是要順應文化的發展,形成一種能適應並促進文化能量充分發揮的體制機制。這一改革需要面對的是一個覆蓋更廣、融入社會發展更深、更能指向未來發展的文化全面繁榮建設。因此,體制機制必須更加符合文化所展現出的新特質,以便更好地推動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健全發展。今次《決定》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健全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推進公共文化設施所有權和使用權分置改革。

  郭媛媛建議,未來可進一步拓展基層文化館、站的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深入開展社會化合作,拓寬服務覆蓋面。

  關於文化產業發展,《決定》明確,健全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完善文化經濟政策。郭媛媛表示,這需要各地優化文化產業發展市場環境,健全文化產業市場准入和退出機制,消除文化產業發展的各種壁壘。

  《決定》特別提到了「加快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郭媛媛表示,科技創新對於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當前,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展現技術優勢,虛擬現實技術為文物修復和展示提供了有力工具。這些技術應用拓展了文化消費的新場景,也使文化產品的呈現形式更具互動性。因此,要抓住數字技術發展機遇,推動文化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郭媛媛指出,如今文化已逐漸發展為一個「大文化」的概念,它不僅涵蓋了公共文化事業部分,還包含了在市場經濟規則下蓬勃發展的文化產業,以及數字文化、新技術文化等新興領域。面對如此廣泛且深入的文化發展態勢,文化體制機制改革顯得尤為重要。

  利用自身優勢傳播中華文化

  香港業界如何更好參與內地文化產業發展?郭媛媛認為,港澳企業在市場、資本運作等方面非常有優勢。在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之時,港澳業界可利用成熟的經驗和既有的市場優勢,積極投身到文化強國建設當中。在產業方面,盡可能盤活整合開發,創新生產傳播,形成更好的市場,這對於港澳的資本力量和企業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公共文化事業中就包括文化傳播。郭媛媛表示,「要讓港澳青少年更深刻的感受並接受,我們是一體的,我們的文化同根同源。在發展中,國家一定不會偏廢這一塊。尤其是在文化傳播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面,相信國家會給予香港更多的關注。香港可以利用自身優勢,比如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更好地吸收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