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熱難擋
沈鴻穎 學研社成員、文字工作者
是日大暑,記得煲啖冬瓜湯解暑。近年,夏天一年比一年早到,一年比一年熱。最近連日高溫,即使下雨,亦帶不來多少涼意,反而時晴時雨更濕熱。熱浪席捲的不止香港,而是全球。中國內地、日本、美國、法國、希臘等,今年夏季動輒逾攝氏38度或以上高溫。
曾有學者示警:「每年都是餘生最涼夏天」!酷熱難耐,自然就想留在室內嘆冷氣,於是又會陷入環保難題。就像即將開幕的巴黎奧運,本想打造成最環保的一屆,「大膽」嘗試選手村不設冷氣,最終仍是不敵炎夏及輿情而加裝部分冷氣。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特首在2020年的《施政報告》宣布香港將致力爭取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但在此之前,更迫切要面對的,是颱風、熱浪和暴雨等極端天氣越趨頻繁。去年九月,香港遭遇500年一遇的世紀暴雨;今年五月初在西貢和將軍澳區的特大暴雨,預示着極端天氣將成新常態,夏季也將成為考驗政府及社會各項規劃問題的季節。
政府在全港多區的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大多尚要數年才竣工,這幾年間如何保障防洪排洪順暢?去年世紀暴雨後港島豪宅區發生大規模山泥傾瀉,並揭發有僭建等違法行為,時隔一年,僭建屋有多少成功拆卸?還有多少安全隱患?
再看本港許多社區老化,舊樓日久失修,天台屋、劏房結構參差,下雨室內滲水,居民受苦之餘,冷縮熱脹、暴雨沖刷引致石屎剝落更會造成人命傷亡,市區重建、樓宇維修的步伐追得上多變氣候嗎?本港植樹與樹木管理弊漏多多,每逢大雨傾瀉,處處塌樹,除了一味砍伐外,事前可否多加保養加固?無生存機會的樹木,除了成為垃圾,可否多加回收運用?
大至社區,小至種草,整個社會規劃環環相扣,若只見步行步,哪處漏水補一補,哪處塌樹砍一砍,實難應對日益嚴峻的大自然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