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逐影七十載 羅卡藉電影 見自己、見世界、見人生

◆書展現場展出羅卡的創作相關。     張岳悅 攝
◆書展現場展出羅卡的創作相關。 張岳悅 攝

◆讀者可以在文藝廊展覽中一窺羅卡的創作點滴。 張岳悅 攝
◆讀者可以在文藝廊展覽中一窺羅卡的創作點滴。 張岳悅 攝

◆羅卡為讀者簽名。   張岳悅 攝
◆羅卡為讀者簽名。 張岳悅 攝

◆羅卡(中)出席香港書展分享創作經歷。  張岳悅 攝
◆羅卡(中)出席香港書展分享創作經歷。 張岳悅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岳悅)今屆書展以「影視文學」為主題,從香港閱讀世界,漫遊光影文字間。年度推介作家之一——電影研究學者羅卡(本名劉耀權)與好友林瀚光博士日前以「從電影見自己、見世界、見人生」為題展開座談,而羅卡追光逐影七十載的經歷,便是這個主題的最好詮釋,他簡單總結道便是:「電影教我知識,使我更全面地認識了這個世界,也給了我許多關於人生的啟示。」

  人稱「卡叔」的羅卡,可謂影視文化圈中無人不識的前輩。去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他與影評人石琪獲頒「專業精神獎」,今年他亦出品自傳式紀錄片《聲影路》(王茵茵合導),回顧自身成長經歷,同時記錄與電影同行七十載的歷程,使觀眾對他以至那個年代的文化人,有了更多新的認識。

  從電影版編輯到拍實驗電影

  上世紀六十年代,羅卡於《中國學生周報》任職編輯, 得益於報紙中西文化交匯的豐厚底蘊,他接手電影版後愈發醉心於西方電影,後與一班同樣鍾情西方電影的文藝青年,仿傚法國新浪潮先鋒人物的做法,由編寫電影評論到拿起攝影機開始拍攝實驗電影。他憶述道:「我們這班小友當時常聚在一起談文說藝、觀賞電影,後於1966年組織大學生活電影會(大影會),放映小眾電影並出版會刊《影訊》,並舉辦業餘電影展……」

  那些年,意大利是電影人心中的聖殿,對羅卡而言也不例外,他1971年赴意大利進修電影,直至1973年回港,在商業電台擔任節目撰稿,並在無綫電視當兼職編劇。1974年,他正式加入無綫電視菲林組擔任創作工作。「當年大影會的朋友有好多進入TVB工作,聽他們講香港的電視行業大有可為且很需要人才,便決定回來。」他續說,「大家都很希望發展與國際接軌的新項目,也將新聞部發展到現場直播模式,另外便是設立菲林組。」菲林組用電影方式拍攝電視片,因創作自由而吸引了不少熱愛電影的青年投身其中,多位電視製作人更成為其後推動電影新浪潮的中堅分子。

  搭建電影交流橋樑

  時光荏苒,從主編《中國學生周報》電影版,到效力TVB、參與創辦香港電影文化中心,到後來加入香港國際電影節,再於香港電影資料館擔任節目策劃,羅卡參與了本地影視的革新和平民化的影視教育工作,亦提攜後輩,啟迪了數代影迷。回憶起當年與蔡繼光等人發起創立香港電影文化中心的故事,他說:「當新浪潮興起,香港很需要電影相關人才,但當時的大學並未設立電影系,我們便自己設計電影課程,培育人才。」

  1978年初,電影文化中心在藝術中心舉辦「中國電影回顧展」,放映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膾炙人口的內地電影,包括《我這一輩子》《一江春水向東流》《馬路天使》等。羅卡亦於此時期積極參與經典內地電影的展映活動,將更多佳片推薦給香港觀眾。「當年我們都覺得是時候效力中國的電影事業,促進香港與內地的文化交流,也使本地年輕人意識到香港與內地的文化同根同源。」

  上世紀八十年代,內地第五代電影和台灣新電影紛紛湧現,據羅卡所述,這批電影亦以香港為中轉站提高了國際知名度,其中香港國際電影節功不可沒。而他也於九十年代正式轉職至香港國際電影節,擔任節目策劃及編輯,並專注香港電影歷史研究。1995年,第19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之「電影百年紀念特輯:早期香港中國影像」專題亦出自他的策劃,為此他走遍世界各地電影資料館,搜羅到如《關公月下釋貂蟬》等許多珍貴的早期電影影像資料。

  退而不休 記錄電影人的故事

  羅卡在電影節一做十年,2001年轉往香港電影資料館工作,主要做節目策劃,其間策劃過紀念任劍輝逝世15周年的特備節目,直至2005年6月退休。

  千帆過盡,親歷過本地社會文化變遷的羅卡,退休後反而專注於與不同導演合作,拍攝以人為本的紀錄片,從黎民偉、吳宇森,到《金門銀光夢》的伍錦霞,《四人行》的小思、古蒼悟、石琪、陸離,《古巴花旦》的何秋蘭、黃美玉,再至今年的《聲影路》……他大概不會停歇,矢志繼續記錄香港電影說不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