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棚閒話】茭白

  青 絲

  網絡時代的一大好處,是許多之前從未見過,或只是從字面上有過粗淺認識的東西,都能通過各種視頻進一步了解到事物的全貌。比如茭白是我從小吃到大的,卻從未見過茭白的種植和採收流程,直到偶然看了一個採收菰米的視頻,之前留存在腦子裏的許多知識碎片才得以被焊接到一起,組成了一根完整的信息鏈條。

  幼時家裏每次買茭白做菜,我總是對一部分茭白帶有芝麻狀的黑點,感到很好奇,聽大人們說,帶有黑點的茭白並不好,須純白無瑕的嫩芯,才是最佳品質。現在才知道,茭白裏面的黑點,是感染了黑粉菌的結果。唐代以前,人們種植菰,主要是為了收穫葉鞘上面的籽實,又名「雕胡米」。採收菰米須划着木船在湖田裏穿梭,把菰的植株頂端的谷穗攏低,輕輕拍打,成熟的菰米便落入船艙裏。李白的《宿五松山下荀媼家》詩:「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由於產量低,菰米在唐代是被作為優質穀物食用的。

  不過,菰一旦被黑粉菌感染,就無法再抽穗結實,同時會令水底下的根莖膨大,長成茭白,於是古人也面臨着怎樣遴選的抉擇。到了五代亂世,經歷了第二次大規模人口南遷的過程,面臨着巨大的糧食供應壓力,大量湖泊水澤被改為水田,菰米因產量不如稻穀,種植範圍急劇減少。及至宋代,人們已經掌握了種植茭白的技術,有意讓菰種感染黑粉菌,留待第二年長出茭白,作為蔬菜供餐,即使有不染菌能結出菰米的植株,也多被當成「公株」拔除。

  陸游詞:「鏡湖西畔鞦韆頃,鷗鷺共忘機。一枕蘋風午醉,二升菰米晨炊。」南宋時的菰米,已更多作為一種審美的介質,茭白則被與蓴菜、鱸魚一同被尊為「江南三大名菜」。茭白的光華身世背後,其實隱藏着一段滄桑的社會發展史。

  嶺南一帶習慣稱茭白為「茭筍」。我多年前在湖北一處菜市場,聽小販喊:「高巴!鮮嫩的高巴!」不由心下好奇,以為是當地特有的物產,走近一看,方知是方言讀音之異,叫賣的是南方各地極常見的茭白。還有一些地方稱茭白為「美人腿」。日本人把茭白稱為「煙管」,喻茭白的外形,很像室町時代末期到江戶時代,那些曾登陸日本的西班牙、葡萄牙海員嘴上常叼着的煙管,也是一種多元性的象徵和表達,另有一番域外的趣味。

  茭白多被用於與葷味一道烹炒,若是少了肉的輔佐,就難以拔擢出茭白的清鮮。我有一回在菜市裏買茭白,恰巧沒有零錢,掏出一張大鈔,小販沒法找零,便指派我先去買肉,回過頭再來買茭白。配肉炒像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沒有肉,這道菜就沒法吃,或者不會好吃。這種消費敘事,也包含了民間大眾千百年來的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