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警覺手機騙案氾濫

  劉韋瑋 資深傳媒人

  手機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個人資料、財務管理、聯絡資訊、支付工具盡在手機之內。正因如此,狡猾的騙徒利用手機行騙的招數也層出不窮,儘管當局不斷呼籲市民小心防騙,市民警覺有所提高,惟騙徒手法仍令人防不勝防。

  最近不少市民手機收到一條短訊,發出者看似是一個常見社交應用程式,內容指機主「長久沒有更新,要求盡快按一下附帶的連結,否則程式會被註銷停用」,而附上連結亦顯示該應用程式的名字,稍為大意,真有可能以為是出自官方程式。筆者一位朋友就中了計,他雖有懷疑,但手指仍按下了連結,對方即顯示更新完成。朋友以為了事,豈料騙徒已即時把他手機內朋友圈資料全部盜取。半小時後,他收到一位朋友的電話,問他的銀行賬號為何與先前的不同,才知道騙徒向該朋友發出借款30萬的要求,幸好朋友小心,發現賬戶號碼不同,補上電話查問,才揭發事件,幸保不失。

  以上的例子相信只是鳳毛麟角,被這類短訊騙到的人相信有不少。最近警方的防騙呼籲也有提到這個手法,不過未能阻止到這類行騙短訊。筆者平均每3日就收到一次,每次都封存並且舉報,卻未能制止。除此之外,最近騙徒亦假扮電訊公司職員,指懷疑機主內地電話號碼被「不法分子」盜用發出大量違法訊息,違反了內地法律,要求機主提供信用卡資料辦理轉換號碼。騙徒手法如演戲,有主角亦有配角,先是自稱銀行職員的騙徒溝通,然後又轉至另一位假扮銀行經理的騙徒「核實」,市民若不為意就會「中伏」。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當局除了警告之外,在技術層面上應該想辦法阻止這些行騙短訊和電話的發出,應用程式公司及被假冒的電訊公司或其他機構,當發現被偽冒後,也要立即發出澄清,大事宣傳,才能有效防止市民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