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洞庭湖為何變得「喜怒無常」?

  洞庭湖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接納湘資沅澧「四水」、吞吐長江,是長江流域最重要的洪水調蓄湖泊之一,關係到長江中下游抗洪大局。同時,洞庭湖本身有長達3471公里的堤防、大小堤垸226個,是湖南防汛抗洪的「主戰場」。

  從今年6月16日到7月3日,湖南連續下了近20天的雨;整個湖南平均累計降雨量864.7毫米,是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的一次。6月30日,隨着洞庭湖標誌性水文站──城陵磯站水位突破警戒水位33.0米,「洞庭湖2024年第1號洪水」形成,此次超警時長達198個小時。

  過去兩年,洞庭湖更受關注的問題是「汛期反枯」。去年7月9日起,洞庭湖標誌性水文站城陵磯站水位持續走低,連續18天處於1950年以來歷史同期最低水位;到8月下旬,洞庭湖上游「三口」「四水」來水量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51.9%。

  「變枯」是洞庭湖的總體趨勢。而湖面變小的洞庭湖,也變得更加「兇猛」。據分析,洞庭湖的演變主要受地殼沉降、泥沙沖淤和人類活動等影響,其中,人類活動的影響直接表現在圍湖墾殖和平退堤垸。有觀點認為,面積萎縮減弱了洞庭湖原本的洩洪調蓄能力。

  湖南工商大學教授、湖南省洞庭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柳思維曾撰文指出,近20年來,由於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加速推進,洞庭湖區生態濕地遭到不同程度的侵佔,湖區的滯洪削峰能力進一步被削弱,較大洪水就可能會對洞庭湖區造成嚴重侵害。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