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數字經濟建設 促進高質量發展
劉 典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研究員
2024年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日前在北京召開。當前中國經濟處於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節點,發揮好數字經濟的力量,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顯得尤為重要。
數實融合是重要引擎
在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發展數字經濟成為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戰略。據統計,202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6萬億元人民幣,佔全球經濟總量的18%;同時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躍升至第十二位。數字經濟的崛起推動了我國經濟的歷史性跨越。要發展好數字經濟,就要用好數實融合這個重要引擎。
數實融合為新質生產力織就一張互聯共生的未來網絡。新質生產力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產業上,具體表現為產業的數位化、智能化和綠色化,並依託科技資訊技術成果,大幅提高產業的生產效率和能源效率,進而促進新興產業由新科技、新能源、新材料向新服務領域的廣泛延伸。
在數實融合的實踐中,華為、騰訊等民營企業作為創新的關鍵主體,科技研發投入佔內地總研發經費支出的近7%,排在世界前列;京雄智慧高速公路將人、車、路、網、雲融為一體,通過5G網絡實現智能管理、調度、服務和救援,提示服務陪伴司機身邊,行車更安全;中移動香港5G無人機在基站工地勘察、巡查、監控中,即時高清視頻傳輸數據回饋,降低風險提高作業效率。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不僅展現了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更為企業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機遇。
因此,數字技術須被充分利用於各行各業進行改造升級,在更高效率和更有質素間實現雙突破。我國未來會進一步通過全面普及數位化轉型升級,促進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提質增效,提高科技對產值的貢獻,讓各行各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建高效綠色現代化產業體系
當前,中國正身處全球數位化舞台前列,亟需利用好數字技術,推動各行業數位化轉型,構建高效、綠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數字經濟的深化創新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產業作為連接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橋樑,在推動創新發展、深度融合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要產業與數據發揮出最大效益,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要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雙管齊下。聚焦資訊技術產業,特別是資訊技術應用創新領域,在確保數據底層基礎設施安全可控的同時,促進各行各業的資訊化和智能化改造,尤其注重工業軟體、ERP系統及下游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同時加大對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核心技術領域的研發投入,鼓勵企業進行組織架構、價值鏈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構建新的價值網絡和生態系統。
二是要以數據驅動新型生產要素,發揮全局性乘數效應。在推動數據共享流通的進程中,依託專業分析提供深入洞察,打破資訊不對稱的壁壘,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讓數據成為創新發展的新引擎,增強資本效用,促進生產效率提升,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經濟社會全面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形成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三是要構建開放共享的數字經濟生態。在數字經濟生態的構建過程中,開放合作是促進各方共贏的關鍵,更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途徑。企業、政府、研究機構和社會組織,應基於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則緊密合作,在市場准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落實舉措,發揮數據、技術和資源共享優勢,全面普及數位化轉型升級,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為企業創業提供有力支撐,提升國際競爭力。
從產業數位化到數字產業化,再到構建開放共享的數字經濟生態,數字經濟如同一把鑰匙,推動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香港也要利用好這把「鑰匙」,推動經濟多元,實現具韌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