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台灣棒球產業跨海 以球為媒促交流
棒球是台灣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棒球運動品產業屬勞動密集型產業。當年,台灣勞動力短缺,不少台商將棒球產業轉移至大陸。
2006年,台商廖芳洲在福建省龍岩市投資創辦的宏國(龍岩)運動品有限公司落戶連城縣廟前工業集中區。同年,同樣是台商背景的久和(龍岩)運動器材有限公司緊隨入駐。此後,另外兩家生產棒球用品的台資企業也先後赴連城發展。一個完整的台資棒球運動用品產業鏈逐漸形成。
經過十幾年發展,截至2023年,連城4家台資棒球運動產品企業已實現產值5.2億元人民幣,產品涵蓋棒(壘)球手套、棒球棒、棒球等,主要出口日本、韓國、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棒球運動用品產業的發展,也帶動棒球運動在當地的發展。2014年,連城縣成立棒球隊。經當地台商牽線,台灣彰化中小學棒球隊20多人首次來到連城開展棒球交流,開啟了當地持續至今的兩岸棒球賽事常態化交流序幕。
冀三年內推動300所學校
開展棒壘球運動
近年來,閩台棒球交流熱絡,不管是在賽會層級還是在民間領域都有互動。去年9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支持閩台兩地開展棒壘球等青少年特色體育項目合作。在此背景下,「福建海鯊」棒球隊今年3月應運而生。
僅去年,福建省就舉辦各類賽事超12場,初步實現「月月有賽事」,超80支台灣隊伍參與。
未來,福建還將打造廈門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平潭、連城等4個高水平棒壘球賽事活動基地,創建10個市級閩台棒壘球區域發展中心,三年內推動300所學校開展棒壘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