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煙雨】東坡嗜酒「眼闊肚窄」 試釀蜜酒逢挫敗

◆ 圖為老人帶孩子們體驗傳統釀酒。 資料圖片
◆ 圖為老人帶孩子們體驗傳統釀酒。 資料圖片

  說到文學界第一吃貨,相信大家都會推選蘇東坡。這位宋代才子,除了愛吃之外,更是一個好酒之徒。不過,他酒量據說是很一般的。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年輕的時候,看到酒杯就已經醉了。今天好一點,也能喝上三蕉葉杯」(「吾少年望見酒盞而醉,今亦能三蕉葉矣」)。

  不過,東坡門生、「蘇門四學士」之一,黃庭堅卻不同意,認為東坡所謂「三蕉葉杯」,也是「醉中語」(黃庭堅在《題子明詩後》的跋寫道:「東坡自云飲三蕉葉,亦是醉中語」)。

  蕉葉其實是宋代的一種淺底小酒杯,容量不多。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第三十八《回仙》提及:「飲器中,惟鐘鼎為大,屈卮螺杯次之,而梨花蕉葉最小。」即是蕉葉杯是比螺杯小。那螺杯有多大?

  當之無愧的「酒蒙子」?

  今日陝西歷史博物館收藏了一件「螺盞托」,長17.5厘米,寬11厘米,高約6厘米(連盞托高10厘米)。我嘗試用一件差不多大小的容器模擬過,它的容量大約就是500毫升。所以,蕉葉杯的容量似乎是遠少於500毫升。然而,這卻不足以說明東坡的酒量。畢竟,能喝上三罐啤酒的,酒量也不算太差。不過,所謂能飲不能飲,也得看看是喝什麼酒。三杯威士忌可不是三罐啤酒可以比擬的。

  按東坡的說法,他的族兄子明是一個能飲的人,大約飲「二十蕉葉杯」,才稍稍有醉意。按這個比例去推算,假設子明是一個酒量好的人,東坡則只有他一成半酒量,而且還要是「久經鍛煉」才做到,那麼真算不上好酒量……

  可是,這樣一個「眼闊肚窄」的東坡,卻偏偏十分喜歡喝酒。雖然他的後半生都在貶謫的路途中,而且阮囊羞澀,但還是堅持喝酒。哪怕是沒錢買酒,東坡也堅持自己釀酒。其中一次,他就嘗試釀蜜糖酒。

  據他的《蜜酒歌》自序說,蜜糖酒的做法是從西蜀道士楊世昌處習得。由於「先生年來窮到骨」,所以根本無可能有剩餘的大米可以釀酒。所以,以蜜糖釀酒可以說是成本最低。

  雖然東坡《蜜酒歌》是寫他的蜜糖酒,但是詩中除了大吹特吹他的美酒外,其實丁點做法都沒有提到。你說是不是氣死同為「吃貨」的我!幸好,我從兩宋之交的文士張邦基撰寫的《墨莊漫談》(卷四)找到了方法。簡單說,就是先預備四斤蜂蜜(約1.5升),加入熱水兌成一斗(10升),再加入搗細了的「麵麴二両,南方白酒餅子米麴一両半」(要用生絹袋盛住)。然後,放到一個密封的容器裏,等大約半個月就可以飲用。如果在首兩天後,再加入煉好的蜂蜜半斤,味道更為濃郁。

  不過,要注意,由於量度單位不同,而且張邦基寫得也不是很嚴謹,所以真要複製,也得試驗多次。

  話說回來,東坡這次釀酒結果是很慘烈的。按北宋葉夢得撰《避暑錄話》(卷上)說,這次釀酒可謂很不成功,喝了的人都馬上拉肚子。所以,這是蘇東坡第一次釀蜜糖酒,也是最後一次釀蜜糖酒。(「嘗一試之,後不復作。」)

  ◆葉德平博士,香港作家,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系高級講師,主要教授「文化傳承教育與藝術管理榮譽文學士」課程,曾出版多本香港歷史、文化專著。